晴時多雲

政府補助大降 恐劣幣逐良幣 綠能執行長:業者虧錢怎有能力繳稅

2013/10/28 06:00

綠能執行長林和龍(資料照,記者張慧雯攝)

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中國政府對太陽能產業的補助,是超過市場預期的高,我們政府對太陽能產業的補助,是超乎市場預期的低,政府讓業者沒辦法賺錢,業者也沒辦法繳稅,這樣到底對誰有好處?」綠能執行長林和龍感慨地說。

中國太陽能政策可分為2大部分,包括禁止太陽能廠「單純」擴大產能,業者每年用於研發及設備升級的支出須達營收3%、總額須超過1000萬人民幣,沒有研發、就不能擴建。

此外,大力推廣分布式太陽能系統,每千瓦時0.42元的電價補貼,高於市場預期20%,而集中式太陽能電站方面,在全國將分為3類資源區,分別執行每千瓦時0.9元、0.95元、1元的電價標準,也都優於市場預期。

除中國外,日本也宣布將成為「無核國家」,政府對太陽能產業持續給予高額補助,看在台灣業者的眼中,國內雖然提高明年裝置量達200MW,但補助幅度卻一下子大幅下滑14~15%,在不少研討會中,業者砲聲隆隆。

林和龍說,補貼價格下降這麼多,將會使一線大廠寧可在美國、日本找案子,也不可能虧本標國內案子,如此將使得二線廠取得標案。

而二線廠取得標案後,勢必得降低成本,因此雖然明訂中國模組不能進口,但若是貼上香港標籤照樣可以進台灣,中國低價、品質差的模組引進台灣、蓋成太陽能發電站,而台灣品質好的商品都用在美國、日本,劣幣驅逐良幣,這樣到底對誰有好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