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幣存款破3兆 美元最受青睞

2013/08/19 06:00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到今年6月底,包含企業與個人的外幣存款餘額超過新台幣3.14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國內最大外匯銀行兆豐商銀分析,這3兆多元的外幣存款,大多是法人企業戶,主因是台灣為出口導向國家,這些外幣資金大多是用來做生意的,單純個人外幣投資,比例相對較少。

逾8成外幣存款是美元

至於國人主要的外幣存款幣別偏好,兆豐商銀指出,法人戶主要看貿易往來需求,通常是依據業務需要,看生意對象的國家使用什麼幣別;個人投資戶方面,則是跟著投資市場的變化走,例如哪種幣別的利率高,或是哪種幣別較有賺取匯差的空間,那段時間該幣別的存款比例就會急速拉高。

中國信託指出,近兩年來,外幣整體市場約有3成成長,仍是以美元部位為主,其次為人民幣部位,根據該行觀察,由於日幣兌台幣匯率走低,今年以來,部分民眾也逢低進場佈局日幣部位。整體而言,目前國人外幣存款前5大幣別為美元、人民幣、澳幣、歐元及日幣。

根據兆豐商銀統計,目前包括企業及個人存款在內,仍以美元為主,兆豐銀的外幣存款中,高達85%至90%是美元存款;上海商銀的外幣存款中,美元部位也有約8成的比例。

今年比較特別的幣別是「人民幣」,由於2月DBU人民幣業務開辦,各銀行持續推出人民幣優惠定存專案,快速拉高人民幣存款比重。

人民幣增加最快

根據央行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人民幣佔全體外幣存款的比率已達6%,銀行業者就認為,今年上半年外幣存款增加的金額中,絕大部分是人民幣存款。

不過,扣除國人因「嘗鮮」而趕辦的人民幣存款外,會辦理外幣定存的投資人,主要還是著眼於部分幣別的高利率,希望「利差」、「匯差」兩頭賺。

兆豐商銀企劃處分析,過去10年間,由於美元、新台幣利率直直落,造就了紐元、澳幣、南非幣等「高息貨幣」的投資熱潮,當時此類高息貨幣的年息最高達6%至8%,吸引大批投資人搶進,期間若又適逢美元走弱,有可能同時賺得利差與匯差,銀行也樂得持續推出相關幣別的優惠存款或理財商品。

此外,特殊的政治情勢,也會造就獨特的外幣投資需求。部分資深銀行員回憶,過去在香港回歸前後,以及台海飛彈危機時,都曾有過移民潮,當時的外幣存款也因此快速增加。

QE退場 美元轉熱門

最近則是因為美國QE要退場,市場預期美元走強、利率走升,辦理美元存款的民眾數量又明顯增加,兆豐商銀分析,未來若QE退場,市場資金吃緊,美國勢必得從新興市場撤回資金,就得賣出當地的貨幣,造成該國貨幣走貶,而美元走升,美元利率也會因此走揚。

考量到匯率漲漲跌跌,影響因素眾多,一般投資人較難掌控,銀行業者大多以「貨幣資產配置」方式,讓投資人分散風險。

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經理黃以孟指出,基於資產風險控管的目的及考量近期經濟情勢,建議投資人在美元、澳幣、人民幣及其他衛星貨幣(如南非幣、紐元等)上,以5:3:1:1的比例布局,上述比重是考量了存款利率、可投資的理財商品種類及匯率的波動風險三個因素,既可平衡匯率的波動風險,又能兼顧投資機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