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對美元匯率近來強勁升值,這對歐洲剛開始的經濟復甦勢將造成威脅,不過卻有助於改善全球金融情勢的失衡狀態。
歐元兌美元在上週四升至1.2724美元的12個月來最高點,主要是因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暗示歐洲央行下個月可能升息,以抑制通膨。特里謝在上週四的歐洲央行決策會議後說:「如果歐洲央行的推測獲得確認,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有其必要。」
投資人在解讀特里謝的談話後認為,歐洲央行應該會在6月升息,並且至少會升息2次,目前歐洲央行的基準利率為2.5%。分析師也認為,特里謝對於歐元近來走強勁,並不是很在意,自4月中旬迄今,歐元兌美元已升值5%。
特里謝對歐元強勁升值一事,表現出幾乎不關切的態度,讓許多經濟專家認為,7大工業國(G7)4月22日在華府開會時已經達成協議,要讓美元逐漸貶值。這段期間美元對所有主要貨幣都已經貶值,除人民幣之外。
一些經濟專家形容,這次G7會議的聲明,有如1987年「廣場協定」的一個小型翻版,當時G7簽署這項協議,讓美元走貶。
G7在聲明中表示:「全球經貿失衡的狀態是肇因於全球經濟在整體面及個體面的一連串力量。」
G7指出,美國應該提高儲蓄,歐洲及日本則應進行經濟結構改革。「新興亞洲尤其是中國,最重要的是,讓其貨幣匯率更具彈性,並讓其作必要的升值。」
G7在聲明中所要傳達的意圖是,要防止美國主要是來自亞洲的龐大經常帳逆差持續惡化,最終引發美元崩盤,而造成全球經濟崩潰。
匯豐控股策略師杜艾希認為,G7在此時採取這項動作,是希望能在美國升息循環可能即將結束之際,避免全球經貿嚴重失衡的狀態,造成美元崩盤。包括美國、歐洲、日本、中國都有其各自的責任,尤其是中國讓人民幣升值更有其急迫性。(編譯王錦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