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代工拚轉型 創造價值難

2013/07/29 06:00

記者羅倩宜/專題報導

電子代工業努力突破困境,以鴻海腳步最為積極,不過從萬馬奔騰、入主夏普、到近期的艦隊分拆、進軍4G,都可以看出轉型的困難。

不轉型就坐以待斃

中國媒體就直言,富士康以低廉勞力及鐵血管理成就了代工王國,但其輝煌卻正走向末路。尤其中國的廉價勞力不再,當企業被逼到牆角,不是主動轉型就是坐以待斃。

不過,從代工走向創造高價值,何其困難。鴻海曾發下豪語,要從上游代工第一哩路貫穿到通路佈局的最後一哩路,2010年與德商麥德隆(METRO)合資在中國成立3C賣場萬得城,原號稱5年內在中國開設200家,可惜萬馬奔騰的理想卻鎩羽,萬得城在今年3月停止營運。

接下來,郭董積極發展8屏1雲,大動作入主夏普堺工廠,一方面取得產能,另一方面也亟欲取得夏普的關鍵面板技術。

但是呷緊弄破碗,最後夏普轉而情歸台日都感冒的韓國大廠三星,也道出科技業的無奈。不過鴻海運用堺工廠產能,開發大螢幕電視,與中華電信合作,是另一轉型的努力。

今年6月,鴻海又喊出分拆旗下事業,把集團的小金雞一一獨立出來,「要讓一艘航空母艦變成一支海上艦隊。」不過這個分拆動作,維持獲利數字的意義較大,與轉型升級的關聯較小。就在這個月,郭董又籌組團隊角逐4G執照,意圖跨足電信業。

鴻海分拆無助轉型

中國財經媒體指出,郭台銘心裡很清楚,企業必須一再轉型提升,從代工製造走向高價值創造。儘管鴻海動作頻頻,但仍被網易下了一個結論:「富士康集團的全球格局,似乎沒有真正提升上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