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麗珠/專題報導
金價狂漲,有一位老伯伯抱了價值數千萬的金塊到銀樓賣,大賺了一倍,許多民眾一定也想試試投資實體黃金條塊,大塊大塊黃金握在手上的感覺,多少心安點,不過,別以為黃金條塊可以隨便買,買到信譽不佳的黃金條塊,到了國外想要換點現金,折價可不小。
中信局商品貿易處襄理楊天立建議,買黃金條塊要選擇國際知名煉鑄廠出品,成色(純度)、重量都受到國際肯定,才能「走到哪兒、賣到哪兒」,不至於因為區域性差異,折損了黃金條塊的價格。依照國內法令觀察,所謂黃金條塊涵括四大部分,舉凡條、塊、片、錠都算黃金條塊的範圍,例如錠狀金元寶、片狀小金牌等。
成色重量 宜採國際規格
楊天立表示,投資實體黃金必須留意流通性,涉及流通性的因素包括成色、重量、品牌等等。首先是黃金條塊的成色,雖說市面上聲稱的「純金」是理論值,其實黃金多多少少都會摻雜一點雜質,台灣早年所稱的千足金、99金,其實並未達到999.9,民國40至50年間的黃金條塊更是只有875而已;民國60年以後,黃金條塊成色才到達995;黃金成色會隨著時期不同而有所變化,現階段國內是以999.9為主流,成色用來計算黃金價值,999.9指的是1000公克黃金裡,有999.9公克黃金的意思。
台兩稱重 國際行不通
其次是黃金條塊的重量,重量規格也是購買條塊的參考因素。楊天立指出,民眾購買的黃金條塊,以台灣流通的規格,例如台兩、公斤、英兩等為單位,對黃金條塊的流通影響並不大,但是想拿到國際上買賣,像台兩、港兩這些屬於區域性重量規格,外國人根本不懂,保證書上的成色也不一定會受到認同,有時就會折損出脫黃金條塊的價格。
楊天立舉例,每台兩為37.5公克,每港兩為37.429公克,假設有民眾移民到澳洲,想要在當地賣黃金條塊,當地業者根本看不懂,因此,必須將金條熔化再重新提煉,這些費用都要出售人自行支付,而且還要等上2至3天,這就是國內俗稱的「扣工錢」,若選擇國際間流通的公制或英制規格金塊,就會省去這個麻煩和費用。
知名品牌 市場接受度高
最後是黃金條塊的品牌,目前國際上知名的鑄造廠約有60多家,品牌與信譽有關,有品牌的黃金條塊,市場接受度當然較高,知名品牌與非知名品牌的鑄造廠,鑄造成本、管理均不一,自然會影響所生產的黃金條塊在國際上的價值。
此外,買黃金條塊前,有必要了解回售管道,楊天立說,除非購買黃金條塊的目的是為了「逃難」,否則一定要問清楚回售管道,向商家買了金條、金塊,該商家是否會回收?回收的價格如何?這樣才能知道可能折損的程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