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人行推利率市場化 戳破高成長神話

2013/07/22 06:00
人行推利率市場化 戳破高成長神話

近3年中國經濟成長率

記者盧冠誠/特稿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上週五宣布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七倍的下限,看似在推動利率市場化,實際上卻透露本土性金融風暴山雨欲來,且中國高經濟成長的神話已破滅。

中國信貸快速擴張,正逐步走向資產價格泡沫化的崩盤時刻,特別是規模高達人民幣三十六兆元、使用過高槓桿倍數的影子銀行體系,在未有完備的監理機制下,一旦經濟出現波動時,將嚴重衝擊金融體系。

事實上,中國金融體系面臨「腹背受敵」困境,前有影子銀行未爆彈,後有正規銀行體系授信的違約風險,當經濟成長率低於貸款利率時,繳不出貸款的企業越來越多,銀行呆帳將急遽攀升。

中國目前一年期以上貸款利率超過六%,五年期以上更突破六.五%,對應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七.六%,尚在安全範圍內,但若未來經濟成長快速滑落,金融未爆彈就會引爆。

人行宣稱,全面開放貸款利率管制後,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採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但這如意算盤恐難如願,在中國近幾年來「國進民退」的畸形發展下,恐將出現社會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大型國企借款成本下降,卻造成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更高升。

中國新領導人上台後,驚覺金融體系恐崩盤的嚴重性,因此推出一連串金融改革,然而改革背後,代表實體經濟也會受到衝擊,而人行鬆綁貸款利率管制,同時宣告中國過去高經濟成長的神話已經破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