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芙宜/專題報導
美股5月狂飆新高之際,全球債市卻創9年來最大的月線跌幅,美國經濟改善恐使聯準會(Fed)提早縮減空前購債規模的揣測不斷,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意外引發債券恐慌性拋售,近年來受追逐高報酬率投資人青睞的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面臨沉重賣壓,前景在多空交戰下籠罩不確定陰霾。
殖利率飆升公債價跌
美銀美林全球廣泛市場指數(Global Broad Market Index)追蹤40兆美元的債券價格在5月份平均下挫1.5%,以美國公債跌幅最大,達2%。基準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月飆升46個基點(0.46個百分點),至2.13%,光5月28日就因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升至逾5年來新高,一口氣攀高16個基點,29日更觸及逾1年新高的2.23%。
債券價格與殖利率變動方向相反,殖利率升高意味價格下跌。安全性最強的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竄高,牽動同被當作避險標的的德國、日本公債殖利率上揚。德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5月份爬升29個基點,至1.51%,創今年起最大漲幅;日本十年期公債則攀高26個基點,至0.86%,5月23日更觸及1%,創逾1年新高。
債券基金資金大撤離
近期聯準會決策官員頻頻釋放減緩購債速度的訊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測全球在美、日經濟成長帶領下可望加速復甦,直接衝擊到債市,據EPFR Global統計,投資人截至6月5日當週從債券基金撤出創紀錄的125億美元資金。從金融海嘯後延續多頭走勢的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受重創大幅失血,投資人擔憂利率竄高將吃掉債券價值,加速贖回。
高收益債連兩週爆資金撤離潮。根據理柏(Lipper)數據,截至6月5日當週,投資低信評、俗稱垃圾(投機)債券的共同基金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出高達46.3億美元,創第二大的單週資金流出紀錄。前次垃圾債券資金大撤離為2011年6月,當時單週流出34億美元。
高收益債也稱垃圾債
高收益債主要投資高風險商品,大部分為企業發行信用評等為非投資等級公司債,即標普(S&P)評級「BBB-」以下或穆迪「Baa3」以下投機級債券。新興市場債券則主要投資開發中國家發行的債券,包括市場上最為流通的政府公債,以及公司債。
從去年9月以來就看好高收益債的花旗分析師研究報告指出,交易商向發行人購買債券後進行買賣的次級市場供應開始受衝擊,需求也出現縮減跡象,高收益市場表面上看來還不錯,「然而,挖深一點,我們看到一些麻煩跡象」。
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5月竄高0.46個百分點至2.13%,同期間,投資垃圾債券ETF的SPDR巴克萊高收益債指數基金、iShares iBoxx高收益公司債指數基金跌幅雙雙高達3%。5月底當週,這兩支高收益債指數基金合併失血6.6億美元資金,表現第二差,僅比新興市場稍佳。
高收益債吸金驚人
高收益債券今年以來發行量創新高,全球發行量達25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3%,從英國、中國、俄羅斯到義大利都在發債,光美國企業就發行了一半、達1306億美元。高收益債占債市總交易量比率也創新紀錄達9%,較去年高出3分之1,當殖利率開始竄升,風險跟著增加。
分析師認為,殖利率反映的是債券的絕對價格,利差反映的則是相對價值;現在高收益債絕對價格並不便宜,但與美國公債的利差歷史低點仍有段距離。全球債市資金充沛,債務人在低利環境下貸款容易,景氣轉好,違約風險降低。然而,一旦利率反轉,債券價格大跌可能性很大。
東亞證券投顧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示,投資人想從高收益債市中獲利的難度增加。高收益債屬於波動性較高的風險性債種,2000年以來曾11次修正超過50個基點,每波修正期間短則一個月、長則近一年。5月這波修正,來自利率反轉的系統性風險,短線上跌勢還有擴大之虞,未來數月恐還須嚴防較大波動風險。
美國經濟前景改善、公債殖利率受QE恐提前退場的預期心理影響回升,新興市場資產吸引力變弱,股匯債市皆承受強大賣壓。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經理人貝塞爾說,新興市場正歷經洗牌,過去大筆資金流入的固定收益債與貨幣,現在卻面臨資金的撤離。
據EPFR Global統計,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截至5月29日當週遭贖回2.24億美元,為一年來首度淨流出。債券天王葛洛斯親自操盤的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5月出現2011年底以來首見贖回潮,據彭博、晨星數據,這檔規模達2850億美元基金上月跌1.9%,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投資人撤離資金13.2億美元。
新興市場多頭告終
興業銀行研究報告大膽指出新興市場多頭已經告終,儘管有些分析師認為言過其實,但不少人也轉向悲觀預測,隨著美元走強、新興貨幣表現差,當地債市也無可避免將出現資金外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