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記者改賣冰 水果變黃金

2006/04/13 06:00

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5年前被人倒債近200萬元,這個挫折改變了張家毓的一生,也開啟了她「水果變黃金」的創業之路。

當時還在新聞媒體服務的張家毓,竟被人倒了近200萬元的債,一心一意想把錢要回來的她,單身遠赴澳門和債主談判,債主告訴她回台灣後,會將錢匯過來,她竟信以為真,至今卻是一毛錢都沒還。

張家毓表示,創立「鮮果球」港式果汁冰品專賣店,是一個生命中的意外,她當時被債務所逼,想要兼差多賺點錢,左思右想開什麼店才好呢?有一天,她看到報紙介紹港式果汁冰品,五顏六色的新鮮水果球吸引了她,於是把報紙讀了一遍又一遍;接著親赴澳門、香港8家冰品店實地考察,回台之後,改良成為台灣人喜歡的口味,就在2001年的9月,在松山路541巷前擺起小攤子,開賣港式果汁冰品。

張家毓說,其實她剛開始連冰沙怎麼打、西米露怎麼做、水果如何保鮮,完全都不會,但一步一腳印地「邊做邊學」,慢慢累積經驗;現在如果問她水果要如何保存,她則是滔滔不絕地告訴消費者。

張家毓在松山路的小攤子,歷經3次搬遷,從松山路、迪化街到歸綏街,一直到最後找到高峰百貨的店面,才正式以定點販賣,可是好景不常,高峰百貨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她咬牙苦撐,自己用發電機發電,在原址又賣了1年。

如今張家毓在敦化南路覓妥店面,販賣港式果汁冰品,並設立加盟總部,將「鮮果球」標誌註冊登記,建立適合台灣人口味的港式果汁、冰品王國,而且還完了債務,還擁有1家直營店、9家加盟店,其中1家加盟店更是漂洋過海開到馬來西亞去;她認為,轉業並不可怕,只要認清自已的方向,努力不懈,「水果也可以變黃金」。


小攤子起家 打開加盟之路

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談起創業,張家毓說:「那真是一條艱辛之路」,她的鮮果球港式果汁冰品加盟體系發展快速,如今加盟店比直營店開得更多,真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張家毓強調,打開加盟體系的通路,可說是無心插柳,由於她是以小攤子起家,為了擴充營業額,就將自己研發的港式果汁冰品,依附在一位友人的網站上賣,期能招攬更多的生意,沒想到卻吸引了同好說要加盟;她回憶,第1次接到加盟者的電話時,有一點輕飄飄的感覺,連加盟合約書要如何打都不會,還好有一位讀法律系的友人幫忙訂法律合約書,解除她的窘境。

結果合約寫好了,她心想可以大功告成,仔細將加盟條款仔細看了一遍,覺得文意上沒有問題,卻沒有想到合約書上竟然沒有日期,第1個加盟店問她怎麼沒有日期,她只好承認自己的疏失,趕緊將日期補進去。

鮮果球港式果汁冰品走向加盟系統,讓張家毓覺得十分有成就感,不論是走路、睡覺、開車都在想,要如何讓加盟發展得更好。為防止「鮮果球」商標遭人冒用,不但向主管機關申請公司登記,並且為商標、文字、圖樣都申請專利,同時為使加盟體系更完備,只要世貿中心舉辦加盟展,她都會親自去參加,蒐集資料,參考他人的經驗及加盟條件。


記者芒果冰 叫好又叫座

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張家毓的港式果汁冰品專賣店中,有幾道冰品、冷飲與「記者」有關,她曾擔任媒體記者10餘年,店裡的「記者極品咖啡」、「記者芒果冰」都是叫好又叫座的商品,除了是她自己喜歡吃,取名為「記者」,也有懷念意味。

張家毓說,「記者咖啡」、「記者芒果冰」的靈感是源自於一位退職國代。有一次,她上美容院洗頭,翻閱舊雜誌,看到一個退職的國代賣起西瓜汁,取名叫「國代西瓜汁」,這位國代對於自己的職業轉換一點都不以為意,反而起勁的賣起西瓜汁,讓她印象深刻。

想想自己儘管在報社服務10餘年,歷經報禁解除後最風光的時刻,但面對生涯轉換,也要以平常心看待,所以就把當記者時最喜歡喝的咖啡端上檯面以饗顧客。

張家毓說,出來創業的壓力比當記者更大,因為商品好不好吃,消費者最知道,加盟店的技術傳授、商圈評估,也花費好多時間。因此,她奉勸有意開店創業的後進,抗壓性一定要強,要不畏挫折、勇往直前,才能踏出創業的第一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