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陳進原 賣鈕釦起家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悅氏」礦泉水可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年近50歲的名牌食品董事長陳進原,18歲就開始在台北市汀州路開鈕釦店,靠著賣鈕釦維生,當時,正逢台灣紡織業全盛時期,陳進原便一步步由鈕釦店跨足紡織業,賣起芭比娃娃的蕾絲、花邊和緞帶等服飾及配件。
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陳進原得刻苦的靠著一輛腳踏車、兩條腿打天下,從汀州路騎著「鐵馬」飛奔到關渡、南港拜訪客戶是家常便飯,主要的客戶華翔公司工廠則遠在宜蘭頭城,還常得台北、宜蘭兩頭跑。
買下水寶地 沒看就決定
就在往返台北、宜蘭之際,聽朋友說頭城金面山有一塊26公頃的地要賣,該塊地面向蘭陽平原和太平洋、背倚雪山山脈,風景相當秀麗,且離北宜公路出口處不到10公里。完全沒有親赴現場看過地的他,認為地主出價還算合理,只向一位看過該塊地的朋友打聽,就二話不說的決定把該塊地買下來,地買了要做啥?當時並沒有多想,甚至到了現場,才發現連路都沒有。
陳進原費了一番氣力爬上山後,意外發現該位於海拔600公尺的土地有如世外桃源般,其中還蘊藏著一處水量充沛、水質清澈的山泉。當時台灣人流行拿山泉水泡茶,愛喝茶的陳進原於是三不五時的提著20公升的水桶上山,將山泉水裝回家泡茶,所沏的茶特別甘甜。
生產礦泉水 首家獲認證
一直到70年代末期,台灣紡織業逐漸式微,很多工廠為求生存紛紛外移到中國、東南亞,陳進原也開始思考可以轉型發展出什麼根留台灣的事業。陷入轉型抉擇的他,此刻正好觀察到國外流行飲用瓶裝礦泉水,而其所購買的金面山土地,恰巧又有一處得天獨厚的天然礦泉水源地,遂引起他跨行進軍礦泉水市場的念頭,當時他只有32歲。
隨即在78年創立名牌食品公司,從金面山的礦泉水水源地接了一條長達8公里的水管到工廠,於79年開始生產台灣第1瓶取得CNS礦泉水國家標準的瓶裝礦泉水。
品牌叫悅氏 盼家庭喜悅
陳進原將公司命名「名牌」,是希望能帶給國人優質的礦泉水飲用,並成為台灣水產品市場中的名牌,孝順且家庭觀念很重的陳進原,並將礦泉水品牌名稱取為「悅氏」,悅代表喜悅、快樂,氏代表家庭。
日產八萬箱 台灣第一大
品牌意義正是健康快樂的家庭,在傳達水是人類生存必需的元素,也是每個家庭、每個人、每天不可欠缺的東西,品牌識別標誌並特地結合陽光、空氣、YES(悅氏英文名稱),強調悅氏礦泉水的不可或缺性。經過16年的耕耘,名牌食品位於宜蘭的礦泉水生產工廠,已投資多達16條的礦泉水生產線,所有生產線若全動工,單日最高可生產8萬箱礦泉水,已成為台灣第一大的礦泉水生產工廠。
專人護水源 養魚顧品質
悅氏礦泉水的競爭優勢,正是水源來自山上的自然湧泉,水源地周圍1公里內禁不起任何的污染,為保護水源地,避免外界污染或人為破壞,名牌食品已把位於金面山的水源地視為禁地。任何人要進入水源地得有鑰匙,並在水源地聘僱專人24小時守護和管理著源源不絕的泉水,還在水源地下游養了幾條錦鯉和溪哥,藉由觀察魚的健康狀況隨時監控泉水的品質,一點都不敢大意。
悅氏創造水王國 營業額16年翻25倍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20年前,在台灣買水喝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本是飲料業門外漢的悅氏礦泉水經過披荊斬棘,克服礦泉水認證和銷售通路等障礙,終於成就了水的王國,營業額16年翻了25倍,達到20億元,每年賣出超過2億瓶。
名牌食品董事長特助陳芸甄表示,民國70年代初,台灣瓶裝水市場只有約10幾家廠商,處於萌芽期,知名的品牌只有怡康、維康和喜年來等,當時瓶裝水整體市場銷售值還不到20億元。更苦惱的是,市場各品牌瓶裝水的水源相當紊亂,甚至有些產品被檢出含有螢光劑、砷或水質生菌數超過標準值等負面訊息,消費者對於瓶裝水的安全性頻頻產生問號,信賴感不足。
初期攻店頭 挫折連連
悅氏礦泉水78年決定跨足瓶裝水市場,雖然擁有宜蘭金面山天然珍稀的湧泉當水源,仍苦於當時台灣並無礦泉水國家標準以及具公信力的檢驗和認證單位背書,可說創業維艱。而且,當時便利商店等現代化銷售通路並不普及,要傳統商店販售名不見經傳的礦泉水,業者興趣缺缺,悅氏只好先採店頭寄賣的方式開拓銷售通路,賣掉才收得到錢,賣不掉只好摸摸鼻子把庫存搬回。
一連串的挑戰,讓名牌董事長陳進原一度想打退堂鼓,但個性不願服輸的他,決定親自奔走,一一地把眼前的困難解決。先是積極力促衛生署等單位制訂礦泉水國家標準,皇天不負苦心人,政府終於先後頒布了CNS礦泉水國家標準,並將礦泉水納入食品GMP優良認證規範中,名牌公司也一馬當先成為台灣第1家擁有礦泉水GMP認證的廠商。
董事長出馬 通路突圍
在通路突圍上,陳進原則採取南北開攻的策略,先是商請當兵時的好友蘇芳潡夫婦協助拓展南台灣市場,北部則親訪當時的大經銷商太慶商行董事長潘傳協助,終於架起綿密的經銷網。
悅氏礦泉水首戰傳捷報,使得市場瓶裝水品牌在70年代末期已激增到80幾家,整體市場每年並以2成的成長率快速成長,87年加味水加入戰局,並帶動水市場銷售值大幅成長,至89年達到高峰,整體銷售值衝到50億元大關。敲鑼打鼓之際,90年起加油站卻引爆加油贈水的大戰,使得水市場銷售值硬是滑落至45億元左右。
好水已出名 再戰茶飲
悅氏為站穩市場領導地位,不僅加入加油站礦泉水代工行列,提高產能,並擴大戰線至好水做好茶的茶飲料市場,至今名牌公司旗下茶飲料營收已直逼礦泉水,水和茶飲料的營收分佔55%和40%,其餘5%為代工所創造的營收。
掌握話題行銷 捍衛龍頭地位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選對好水比選對總統,容易得多」,這是悅氏礦泉水在89年總統大選時,搶搭總統激戰話題限量推出的總統水,令人耳目一新、又大膽的品牌行銷創意。
悅氏礦泉水能在國內超過500個瓶裝水品牌中脫穎而出,憑的正是擅於掌握話題行銷,並順應時勢開發特殊瓶型的包裝,將「無色無味」的礦泉水,變得「有形有色」。
●第一招:自然純淨
名牌食品董事長特助陳芸甄表示,悅氏礦泉水上市初期,第1支廣告訴求很單純,以自然純淨為主要行銷訴求,廣告畫面則以悅氏礦泉水水源地的原始風貌呈現在國人面前。
●第二招:名人背書
同時開業界之先,找來知名的已故畫家劉其偉為悅氏礦泉水代言,以劉其偉的長青形象傳遞悅氏礦泉水是最適合人體飲用的形象,廣告一上檔,就引起消費者共鳴,帶動業績大幅成長5成。
●第三招:主打家庭
85年悅氏礦泉水在業界一片不看好的聲音中,更大膽的跨入5公升家庭號礦泉水市場,行銷策略喊出「給家人喝的水,當然要選最好的」,並以約市價約1/3的價格,訴求一通電話,在家只花5元就可享受到550ml的礦泉水。
至今,5公升以上家庭號的悅氏礦泉水已變成量販店通路的銷售主力,銷售量更高佔悅氏礦泉水所有包裝中約3成,尤其每逢颱風來襲,家庭號的悅氏礦泉水銷售量更呈數倍成長。
●第四招:搭上選舉
89年總統大選,5組人馬激烈角逐總統寶座,悅氏則再度創新的推出可以隨身掛在手提包或腰間的400ml扁平水,並找來漫畫家操刀,設計印有5組候選人俏皮肖像的瓶標、推出總統水,當時各組候選人造勢活動,常可見支持者人手一瓶;93年總統大選則推出總統水第2版。
●第五招:求新多變
經過10餘年的開疆闢土,悅氏礦泉水擔心品牌老化,92年開始推動品牌年輕化工程,搶先推出副品牌「My Water」水晶瓶造型的礦泉水,搶攻學生族群。
配合年輕族群求新求變的個性,去年「My Water」並換上新裝,透過瓶標的變化,推出紅、粉藍、粉紅和粉綠4款造型上市,至今,「My Water」瓶裝水銷售量已佔悅氏礦泉水16%比率。
●第六招:主題行銷
不僅如此,悅氏還機動地配合便利商店的節慶和主題行銷,代工生產瓶標有耶誕味的礦泉水和Hello Kitty扁平水,以新奇多變的品牌形象,維持悅氏品牌生生不息的活力。
●第七招:品牌區隔
傳統包裝的悅氏礦泉水廣告訴求則強化「來自雪山山脈」天然純淨的水源特色,和競爭品牌區隔,同時在電視廣告等行銷策略上,持續塑造悅氏「水的專家」的形象,捍衛龍頭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