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家具展首務 轉向小而美

2006/03/26 06:00

記者曾慧雯/專題報導

時隔6年,台北國際家具展終於再度舉辦,國內業者可說是百感交集,內心對家具產業未來的發展也有著無限期待。家具業者表示,亞洲的家具展繁多,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起台北國際家具展的特色,以區隔市場,往「小而美」的方向發展。

台灣優良設計產品廠商協會理事長陳昌秀很肯定外貿協會與台灣區家具工業同業公會重新舉辦台北國際家具展的用心,他說,現在是台灣家具業者重振旗鼓迎頭趕上的好時機,如果現在不做,「3到5年後就沒有空間了」。

然而,台灣家具在中國削價競爭之下,究竟有什麼本錢勝出呢?陳昌秀認為,「小而美」就是台北展的特色與市場區隔。

觀察亞洲地區其他家具展覽會可以發現,馬來西亞以木質家具為主,印尼以藤製家具為主,中國則多削價競爭、以價取勝,為了區隔台北展與亞洲其他家具展的不同,業者建議應建立起以金屬及玻璃家具等DIY優質家具的特色,並加強國際宣傳,以吸引更多買主前來參觀採購。

例如在本次展覽中,由我國10家玻璃廠商聯合展出的「玻璃專區」,其玻璃製家具就頗受好評。展三玻璃有限公司就指出,若以單一廠商每個月接單金額2500萬元計算,本次展覽就帶入了1年約20億元的龐大商機。

此外,在產品的創新設計方面,台灣家具也展現了高度的原創性。雖然中國業者仿冒風氣猖獗,但台灣業者則是以相當正面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業者表示,與其防止別人仿冒,倒不如自己去追求更快、更新的設計能力;再者,業者也認為,如果家具產業可以推動「異業結盟」,結合台灣技術領先的高科技與電子業來設計家具,「就是中國絕對仿不來的了」。

業者希望在台北國際家具展順利舉行後,能夠起帶頭作用,扭轉國外買主對台灣家具展「大拍賣場」的形象,逐漸走出自己的一番風格,不是在價格、而是在設計與品牌方面,真正能與國外家具一較長短。


家具產業 注入強心劑

記者曾慧雯/專題報導

暌違6年再度舉辦的台北國際家具展,在本月18日順利落幕後,根據參展廠商回報及外貿協會統計,共有1060名來自國外的買主及近2萬名國內業者前來參觀採購。業者認為,雖然展出規模不大,但已完全跳脫6年前家具產業式微的陰影,希望日後也能找到可以讓台商回流的舞台。

根據貿協統計,今年的國外買主人數已超越上屆(2000年)。今年最大的買主國為日本,買主數達128人,排名前5名的買主分別為日本(佔12%)、美國(佔8%)、馬來西亞(佔8%)、澳洲(佔4%)、香港及紐西蘭(分別佔3%)。

本次台北國際家具展中,台灣組合家具產品展出結合了台灣金屬、玻璃在家具產業中的優勢,以及世界級品質水準的全新系列產品,例如鷗美公司展示的全新設計產品,受到許多來自歐洲國家買主的青睞,其中該公司自行設計開發的餐桌組合、吧椅與圓凳等,也備受瑞典IKEA等大廠所肯定,並在展覽期間就已接獲訂單。

而由10家玻璃廠商所聯合展出的「玻璃專區」,也已成功開發英國、日本、墨西哥、菲律賓等多國買主,接獲多件訂單,其中包括蛋型餐桌椅、曲木電腦桌、蛋型化妝台等產品,更有買主表明長期大量訂購的意願。

業者表示,今年台北國際家具展的展出規模雖然不大,但已經完全跳脫6年前產業式微的陰影,並與現今國內內銷家具展有所區隔,同時達到國際化家具展的水準。

在大部分家具產業業者都西進中國設廠的情形下,台北國際家具展的成功舉辦可說是為台灣家具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業者也希望日後能夠找到可以讓台商回流的舞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