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真善美的異想世界 飛越杜鵑窩

2006/03/26 06:00

●記者陳品竹/採訪

經過彰化市林厝村的八卦山下,一棟抿石子搭配土黃色沙岩磚、大膽鑲嵌著寶藍色窗框的建築,在陽光下這麼燦眼,但卻又與周遭環境這麼和諧。拱門式廊道,有一種隱微的優雅及內歛,它是修道院?草皮上的休閒桌椅,大遮陽傘開展著,它是度假的民宿?真實答案,它是一間精神病院—「敦仁醫院」。

有別於傳統精神病院的高牆封閉及鐵條鎖窗,敦仁醫院以三進式的建築設計,給精神病友一個尊嚴的復健環境。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院長胡延忠以易經爻卦中的這句經文,點出「敦仁醫院」的建築設計理念。他指出,「仁」等於「人」,一個人要能夠「安身立命」,就無土不可,只有貼近土地,生命才可以成長,才可以有它的厚度及深度,也才能夠有愛人的能力。因此敦仁醫院容積是可以興建5樓,但卻只蓋了3樓,因為「離土」太遠,像是把人「吊」在半空中。

胡醫師說,精神科的極致,就是回歸到「人照顧人」,精神病患他們只是精神受困的人,需要專業醫師的照顧及幫忙「脫困」,人格上並沒有比人低一等,給他們居住復健的環境,也要像個「人」住的一樣,因此敦仁醫院打破精神病院慣看的高牆、鐵窗。因為高牆有防範逃脫的「對立」,而鐵窗則是另類禁錮的象徵。整個敦仁醫院,完全看不到冰冷的金屬,因此穿透、裝飾性的木柵,取代了森森的高牆,輕薄短小內鍵式的絲網紗窗,讓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不但眺視窗景無礙,陽光也可以輕易地灑進來。房間內的床舖、看診室的桌椅,都是厚重耐用的原木桌椅,因為木頭顏色及觸感都讓人感覺「溫暖」。

敦仁醫院所謂三進式的建築設計,是室內、半室內、戶外3個空間,1樓是完全的室內空間,利用屋突的部份,裝置防颱百葉,以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物理現象達到空氣的對流。3樓到外面露台「過渡空間」,則設計為半戶外的微風廣場,木櫺的窗子,並沒有嵌上玻璃隔絕了外界。陽光、雨水、風都可灑(吹)進來,在這裡喝茶聊天,也可以聞到庭院的草香、經過的垃圾車味道、兒童嬉戲聲、春天的鳥鳴、夏天的蟲唧…,附近楊桃園楊桃成熟時的果香,感受四季的遞嬗…,一般社區中可能有的生活步調就這麼自然而然在這裡進行,不會因為這裡是「精神病院」就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密閉世界。

戶外的屋頂大樓露台,有兩座長10幾公尺、寬約2公尺半的平台式屋突,在節慶活動時,就成為病友表演的舞台,舖上桌巾,就變成病友辦party的豪華餐桌。基於對病友的安全考量,大露台四周的女兒牆,設計為圓弧形,上方雜貼各色的馬賽克,讓病友無著力點,不會攀牆發生危險,而大大的牆面,就是病友盡情塗鴉揮灑的「畫布」。

在外觀上,敦仁醫院在色系偏冷的抿石牆,以暖色系的土黃沙岩磚來中和。胡院長說,土黃色正是溫渥的土地顏色,也回歸了敦仁醫院「安土敦乎仁」的理念。而由拱門形成的迴廊,配上綠蔭草地,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情境,彰顯了建築的情調。只是走在廊道下的迴旋空間,自然讓人體悟到,人的活動本來就要有轉折的空間,才不會讓自己受困。

緣起

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美國哈佛大學公衛研究所碩士畢業的胡延忠醫師,從事精神醫療工作10多年,看過許多台灣的精神醫院。在美國,也因研究而經常進出哈佛大學聯合醫院與麻州精神衛生中心,在英國與歐洲,他也看了很多精神醫療設施與計畫的實施,但總覺得精神醫療的人文實務似乎還有一些可做的事,因緣際會下,他在彰化縣的八卦山下創辦了「敦仁醫院」。在建築設計上,拆掉了傳統精神病院被視為「禁錮」、「封閉」、「冰冷」的高牆及鐵窗,回歸到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生活空間。就如院名「敦仁」醫院,取自易經「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的意義,讓精神病友能有尊嚴的安住於「敦仁」的斯土、斯院,透過社區化、生活化的醫院空間規劃及專業的「人照顧人」,讓這些受困於精神病的病友能早日「脫困」,終究回到社會過正常的生活。

希望 候診就像候車 駛向下站

牆上掛著老時鐘,大廳有兩個木頭條椅,一旁有間「柑仔店」(便利店),牆面上掛著幾幅畫,敦仁醫院的候診室好像車站的候車室。

胡院長說,敦仁醫院的候診室,設計成像火車站的候車室,的確有它象徵的意義,因為人生難免有挫折,會到這裡看診的人,都是精神受困的人,在候診時,這個老車站慢步調的氛圍,讓他們有喘息的空間,而車站也有「人生轉捩點」意象,希望這些病友在復健「脫困」後,繼續他人生的下一站。

生機 2顆大橄欖樹 鎮院之寶

敦仁醫院正門前有兩棵要雙人合抱的大橄欖樹,員工都說這是醫院的「左右護法」,胡院長則說這是令人「敬畏」的「鎮院之寶」。原來這兩棵橄欖樹,是苗栗老樹媽媽在刀鋸下搶救下來轉贈給敦仁醫院的。胡院長費盡周章才從苗栗將兩棵大樹移植到這裡。胡院長說為了他自認為的視覺美學角度,他原本要將其中一棵橄欖樹的橫生枝椏調向某個角度,但十幾個大男人及一部大怪手,花了2、3個小時就是無法「轉動」這棵大橄欖樹到他想要角度,老橄欖樹的「堅持個性」,感動了他,也讓他由衷對自然造物屬性的「尊重」與「敬畏」,敦仁這兩位「左右護法」也成為醫院的重要一景。

綠化 3樓活動廣場 栽植增色

敦仁醫院為台灣第1座沒有高牆、沒有鐵窗的精神病院,雖然讓胡院長很自豪,但3樓活動廣場的露台,「漏種」了他最重視的植栽綠意,讓他很懊惱。最近打算在廣場中間栽花植草,讓廣場有一片「綠洲」。他說這樣亮光光的廣場,才會感覺有生機及溫暖。

多彩 顛覆白色形象 亮麗搶眼

傳統的醫院都是白牆、白床(或是蘋果綠的床單),敦仁醫院偏偏就喜歡在顏色「作怪」,每個病房的房門顏色不同,地板顏色不同、貼花也不同。花格子的床單,讓病人愛不釋手,吊扇是鮮嫩的鵝黃色,做明管設計的天花板管線,也被塗上各種不同的顏色盡情招展著。

最大膽的是,每一個窗子的窗框漆上鮮艷的寶藍色,這個當初被視為「詭異」的顏色,可是胡院長力戰群雄並寫下自行負責的「切結書」,才勉強說服建築師、烤漆師父及員工,因為大家認為白色窗框最適合醫院,也最不會失敗,但胡院長卻認為,白色最不會失敗,但也最沒有特色。結果寶藍色的窗框成品出來時,果然贏得大家一致的「絕色」讚歎。

胡院長說,精神病友最終的治療,是希望他們能回到社區過正常人的生活,因此生活上可能有的顏色都應該出現在醫院,誰說「醫院只能有白色」?

學習 讓病友與現實生活接軌

敦仁醫院有洗車場、柑仔店、水果攤、園藝、舊物回收店,還有60坪的超級大廚房。不要以為這是間「大雜燴」醫院,原來這些空間的設計,對精神病友都有治療的功能哦!

胡院長說:在這裡不強調速度,把簡單事情複雜化,因此不用機器代勞,讓每個病友都有參與、學習的機會。大廚房可以讓病友在這裡手工洗碗,甚至學習簡易的烹飪。手工洗車場,讓好幾個病人一起學習洗車、打蠟,又可賺零用金。柑仔店的店長是由病友擔任,只有病友最了解病友的需求,因此進貨、結帳都是病友來做。下午茶時間,病友可以推著水果攤到各病床向其他病友販賣,醫院還鼓勵病友討價還價。

有一位病人剛到醫院時,老是把保特瓶、報紙、塑膠袋往自己的床舖底下塞,護理人員收拾都收不完,後來乾脆為他開個舊物(資源)回收店,這名病友現在每天帶著他的夥計(其他病友)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做得不亦樂乎。

另一名從南部醫院轉來這裡的病友,非常喜歡玩泥土,醫院派他當園藝大隊長,這名病友及他的團友,每天在醫院的花園「拈花惹草」,這些人上下班還要「打卡」。

胡院長說,這些技職空間的設計,其實就是個小小社區生活的縮影,買水果、洗車洗碗、打卡上下班、討價還價,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做常發生的瑣事嗎?這些職場空間的規劃,都是希望病友不要脫離現實生活的步調,也是另類治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