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綠建築 新風潮

2006/03/25 06:00

記者王惠珍/專題報導

由於「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編第17章的「綠建築」設計專章,已在去年的1月1日正式實施,使得「綠建築」的設計要求,也正式納入民間個案的建照審查範圍,預估今年開始民間將大量出現「綠建築」設計的完工個案。

其中包括基地綠化量、基地保水,以及日常節能的這3項「綠建築」指標,目前已率先在民間個案中推行,其餘的幾項指標中央將視後續實施狀況分期推動。

「綠建築」在這幾年喊得震天價響,但不少人還是搞不清楚什麼叫做「綠建築」,究竟是可以幫助省能環保的建築物呢?還是充滿綠意爬藤的房子?「綠建築」究竟好在什麼地方?

其實「綠建築」不僅僅是官方的規範指標而已,在日常生活中也與一般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推案建商若能落實「綠建築」的設計作法,民眾等於可以住到讓自己生活得更環保的好房子,還可以節省不少的水、電費支出,誰說「綠建築」不重要呢!

尤其受到全球氣候失常影響,近幾年北部地區因降雨量大減,每到梅雨季來臨前必上演一番限水危機,目前新推的建築個案,建商也紛紛導入節水的設計,除了二段式省水馬桶、氣泡式水龍頭等節水器具外,更有個案進一步加入中水回收的作法,以達到更多的節水效果,這些都是「綠建築」應用在日常生活的部分。

成大建築所所長江哲銘則表示,過去建商推案以造型為優先考量,現在應該「以人為本」而不是只考量建築體本身,因此何謂好的建築設計目前也應重新再定義,不能單從空間美學來談而已,還應開始評估室內環境的品質是否健康。

今年起新建住宅已開始進入「綠建築」的時代,對購屋消費者來說,也變得越來越有利了。


綠建築 還能幫住戶省錢

記者王惠珍/專題報導

建築業者表示,其實只要有心及用心,要達到「綠建築」的綠化、基地保水、日常節能以及污水、垃圾的改善等幾項指標都不是很難,而且在建築設計上如能秉持「綠建築」的精神,不僅不需要多花錢,還可以幫住戶省下不少錢。

並非只有大型集合住宅才方便推動「綠建築」,位於高美館地區的居富建設「人本自然」,雖是採首購產品的規劃,建商仍導入「綠建築」的規劃設計,通過了綠化量、日常節能、水資源、污水垃圾改善,以及室內環境等5項的「綠建築」指標。

尤其除全案均採省水馬桶的設計,並設立雨水回收系統,將屋頂的雨水集中回收,提供中庭植栽的噴灌系統使用,幫住戶省下更多的水費支出。

福懋建設位於高雄市區的獨棟透天社區「獨道」,則是大大打破了透天產品在「綠建築」上的設計作法,推案建商將基地開挖出的土方,原土回填至一層樓高的高度,規劃成為生態中庭花園,不僅達到廢棄物減量的指標要求,並兼具綠化量的指標要求,有助於調節社區的微氣候,讓社區在夏季日照強烈時,也能保持較涼爽的溫度,而這個生態中庭經業者計算過,還可有365噸的蓄洪能量。

此外,福懋建設還在每戶住戶的休閒木平台下方,加上了「雨撲滿」的特殊雨水回收設計,可將雨水收集至地下的雨水貯留槽,再拿來做為庭園的植栽澆灌使用,充分善用每一分的水資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