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工研院推志工假 偏鄉開閱讀列車

2012/11/12 06:00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

工研院科技研發技術屢獲國際大獎,近年來,積極推動科技研發成果應用在社會公益的生態環保、救災及照顧偏鄉學童等;並鼓勵工研人加入志工行列,今年至今已有兩千多人參與。

今年以來,工研院已陸續獲得6項全球百大科技大獎、2項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國家發明獎1金7銀、8項國家產業創新獎。

其中,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已連續5年獲選,今年以6項前瞻技術獲獎,在所有參選機構中排名第2;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獎更是全球唯一連續4年獲獎,今年還難得一舉獲得2個獎項。

工研院院長徐爵民表示,該院過去曾多次將研發成果提供社會公益使用,如協助高雄杉林鄉大愛村的污水處理設備、台南瑞峰國小淨水系統解決風災後飲用水問題等。

前幾年莫拉克風災造成南部災情慘重,工研院得知台南偏遠的瑞峰國小師生無乾淨的水可喝,立即將院內能環所研發的BioMF淨水技術結合康那香的生產設備,共同為瑞峰國小建置一套淨水系統,讓學校可以如期開學,全校師生也有潔淨水可喝,還開放給附近村民飲用。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羅達賢指出,工研院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大致以科技應用與服務、科技教育推廣、志工三大方向為主,相輔相成。科技教育推廣方面,今年暑期舉辦的兒童科技體驗營,更從新竹擴散到台南及花蓮,提供給更多弱勢兒童有機會學習科技相關知識。

提供院內雲端書櫃平台及Qwater淨水系統建立行動書屋,工研院今年與彰化愛鄰協會、企業合作建立行動書屋;行動書屋可以巡迴彰化偏遠小學,協助孩童數位閱讀及學習到淨水系統技術。

工研院鼓勵工研人加入志工行列,今年特別給予一天『志工假』,至今累計已有兩千多人參與。工研院志工服務範圍除了課業輔導、陪伴、教育弱勢學童,近年擴大對在地農民與產業幫助。

例如今年初,工研院一群志工發起『公益採橘義賣活動』,一位工研人將自家果園無償提供院內志工、築心之家小朋友採橘及教學,半天內就採收約1350斤桶柑;接著連續兩天中午在工研院餐廳進行義賣,義賣扣除成本後所得,全數捐助築心之家做為照顧弱勢學童經費用途。目前,工研院志工群正協助新竹市千甲里約50多戶原住民家庭,規劃成社區協力農場(CSA),教導居民如何改善土壤、施肥、灌溉、耕種等技術,幫助原住民能透過科技,種植出有機蔬果,生活與經濟早日自力更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