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美國製造業近期出現復甦,背後竟是薪資停滯所致。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製造業許多工人的工資成長、趕不上通膨的速度,甚至倒退回二千年的水準。主要原因是美國失業率仍處於高檔,企業較有籌碼壓低薪資。
美國製造業近來有復甦跡象,許多工廠擴大招募員工或將海外產能移回國內。例如通用電氣(GE)宣布將熱水器生產線從墨西哥移回美國肯塔基州,汽車零件商美國輪軸製造公司(AAMH)也擴大招募生產線工人。
根據華爾街日報,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在一九九八到二○一○年間,下降了三十五%;不過二○一○年到今年四月份,卻轉負為正,製造業人口成長四.三%,至一一九○萬人。
但這卻是以工資停滯為代價。例如通用電氣之所以將生產線移回美國,是因為與工會達成協議,新員工的時薪訂在十三美元,較先前低了至少八美元,減幅近四成。AAMH的新員工起薪每小時十美元,也比老員工的十八美元大減。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今年四月,從事生產及非管理職的製造業勞工,平均時薪為十九.一五美元,經通膨調整後,與二千年的水準相當。
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使是製造業中工資最高的三大汽車公司福特、通用及克萊斯勒,平均薪資也在下滑。研究數據顯示,三大車廠的資深工人,基本工資是每小時二十九到三十三美元,新招募者則降至十六到十九美元,幾乎是一半。
另一種變相壓低工資的方式,則是以較低薪資招募臨時工。例如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機械師工會就表示,知名重型機車品牌哈雷(Harley Davidson)近來以時薪十四美元招聘臨時工,相形之下,工會成員的時薪是二十二美元。顯然這些以臨時工身分進來的人,或者是遭降低時薪的工人,都是美國製造業復甦的受害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