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理財Q&A》狗年投資 股票優於債券

2006/02/23 06:00

Q:台北市的陳先生問,今年的投資趨勢為何?是否有比較看好的地區或特殊基金?

A:保德信投信總經理蔡培珍回答:今年全球股市普遍看來還是股優於債,買股票好過買債券,尤其國際間,升息趨勢已近尾聲,再升息空間有限,依照以往經驗,對股市有利;目前看來,日股、新興市場、歐洲都比較看好,值得追蹤留意。

看好日股是因為整理了10年,籌碼安定,雖然去年漲了不少,但長線看來,漲幅相對還不算多,長線還是可以列為投資標的;醫療生化科技,雖然美國政府放行的新藥數量不多,放行速度不快,但整體看來,產業成長性還可以,每年應該有10%左右成長空間,如果突然出現禽流感之類的特殊事件,可能有些題材性,有利相關基金表現。

基本上投資人往往都有些心理障礙,總是會害怕市場波動,例如有投資人想買醫療生化基金,但淨值12元時不買,當漲到17元時嫌貴更不肯買,後來真的拉回到12元,卻又覺得還會有更低價,同樣不進場購買。結果淨值不再續跌而反彈到13元,投資人又再次覺得股價已經漲上去,依舊不買,到頭來是始終沒有進場投資,這就是所謂的投資人迷思,應是值得投資人思考的問題。(記者李錦奇記錄整理)


海外基金所得 98年起要課稅

Q:讀者李先生問:海外基金所得必須課稅嗎?

A:遠東銀行襄理戴素雲回答:立法院94年12月9日通過「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海外所得將首度納入稅基,最快自98年起,向來免稅的海外基金收益,凡是同一申報戶每年超過100萬元的部份,按通過條文規定,都必須計入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計算應納稅額。

但因為這項法律在條文中已敘明必須定期檢討,如果在98年以前的檢討過程中被推翻,就不會發生課稅問題,因此,是否一定課稅,其實還有變數。

至於這項法律的課稅時點,是針對98年以後所「實現」的所得,並不是針對98年以後才「簽約生效」的金融商品購買契約,換句話說,對投資海外基金來說,會造成「溯及既往」的課稅效果。

由於許多投資人是以定時定額方式長期投資海外基金,經過一段時間複利累積後,一旦打算贖回,一舉收割過去的投資獲利,在贖回當年,就很容易「賺」超過100萬元的海外所得課稅門檻,超過部份將計入當年度所得總額,有可能推升當年度所得稅的稅率級距。

(記者陳中興記錄整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