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擴大稅基 解決不足和不公問題

2012/03/25 06:00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台北論壇基金會昨天提出經濟領域五大政策建言,包括:租稅改革、產業結構調整、貿易結構調整、人口老化與就業問題。在稅改部分,財稅學者兼不分區立委曾巨威強調,稅改非劫富濟貧,而是希望讓有能力的人,願意多繳一點稅,也就是「取財於富,還愛於貧」。

由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擔任董事長的台北論壇,昨天舉辦「政策建言書發表會」。首先,在稅改方面,建言書指出,必須同時解決不足和不公的兩個問題,也就是要同時達成「財政的適足性」和「稅制的公平性」;欲達此目的,不但要調整稅制的結構,且必須要尋找新的稅源。

擔任政策建言書發表者的曾巨威指出,租稅改革應有五大做法,分別為「設定改革目標,確立公平正義為優先選項」;「丟棄錯誤迷思,重建租稅主體性」;「推動結構性改革,奠定稅制的穩固基礎」;「突破利益團體杯葛」;及「因應未來情勢發展,預先做好興革準備」。

曾巨威表示,稅制改革過程中,難免牽涉分配的改變,但這樣過程卻常被解讀為「劫富濟貧」,甚至被看作「階級鬥爭」;他強調,稅改不僅要從修改法令著手,思維方面也需要建立,稅改不是劫富濟貧,而是取財於富,還愛於貧,讓貧富差距問題更能夠改善。

他指出,所得稅的改革重點在於「擴大稅基,改善資本利得課稅公平性」;財產稅改革在於「掌握實價,合理提高課稅價格」;至於消費稅的改革,為「強化特別消費稅功能,逐步整合環境稅制」。

此外,在貿易結構調整方面,台大經濟系教授劉碧珍表示,加速貿易自由化,才能保證我國經濟成長的續航力,因此,必須積極與他國洽簽FTA(自由貿易協定)。

劉碧珍建議,政府應加速ECFA後續協商,以提高台灣產品領先競爭對手的先佔優勢,降低其對我國加入TPP與簽署FTA的障礙,具有戰略利益、連鎖效益與經濟利益。

她認為,短期來看,我國應以新加坡、紐西蘭和智利為優先簽署FTA對象,尤其,若新加坡這樣沒有農業的小型經濟體,我國都無法在短期內達成高品質FTA的簽署,未來更難說服擁有不同農工服務業協商需求的TPP會員國,同意我國加入TPP。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