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時論》張建一︰投入更多研發費用

2006/02/06 06:00

我國科技產業居全球產業價值鏈之關鍵地位,但扮演角色卻仍以代工為主,並且提升技術的速度也不夠快,面對鄰國南韓的強大競爭壓力,以及新興市場中國和印度的急起直追,我認為,應該透入更多研發成本費用,並與日本、德國先進國家進行國際合作、專利佈局,提升台灣科技產業技術能力。

首先,我國科技產業當中,無論是市場佔有率和技術能力方面,以半導體產業最居優勢,目前台灣晶圓代工產值仍領先中國5倍之多,但中國近年來積極複製我國產業聚落及發展經驗,台灣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其次,我國為全球第二大顯示器供應國,並有機會挑戰南韓最大供應國之地位,但核心技術仍掌握在外商手中,尤其在上游機械設備與原料方面,我國自製率仍偏低,為產業發展之隱憂。

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台灣及南韓企業研發支出總額成長率皆領先歐美日等國,但無論是在研發投資經費或金額成長率上,台灣仍低於南韓;另外,中國與印度也正以兩位數字的成長率上升,雖然尚不足以對我國構成威脅,但也不容小覷。

換言之,我國高科技產業研發投入還有很大空間,若要快速提升技術,建議可以直接向其他國家購買技術或尋找技術合作。

以半導體產業而言,日本的技術能力其實大於製造能力,而且其專利佔有率相當高,有很大洽談空間;TFTLCD領域,台灣目前較有合作機會則為德、英兩國。

政府應提供完整專利資料庫,避免企業誤觸專利網,再者透過併購是最快取得專利方式,發展健全技術與知識產權的交易市場。(台灣經濟研究院二所副所長張建一口述,記者王孟倫整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