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台股封關前夕,不少中小型電子股如軟板、IC設計、蘋果概念股活蹦亂跳,券資比也隨之攀高,根據統計,目前券資比前三高個股分別是超豐(2441)、瑞儀(6176)、華寶通訊(8078),券資比均逾90%,法人指出,若年後資金回籠,台股放量上漲,空頭被迫回補,可望炒出一波軋空行情,投資人可多留意。
依照市場經驗,股本小、籌碼輕且融券率高的股票,常會被大戶拿來當作軋空標的,而券資比偏高的個股,軋空力道相對可期,根據統計,目前台股融券張數維持在70萬張附近,券資比超過50%的公司家數共有21家。
摩根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從資券結構來看,台股近來融資餘額減少、融券餘額增加,未來應有買回動能,不過,因大盤成交量並不大,在量能不大的情況下,不易產生軋空行情,後續台股若出現放量拉升走勢,才有機會出現軋空。
葉鴻儒指出,近一週來三大法人呈現同步買超台股,顯示短線仍具行情,若台股持續上漲,預期將有機會軋到空手的法人或是持股較低的法人回補持股,將是後續可以觀察的重點。
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台股在農曆年封關最後二個交易日出現成交量連續站上千億且收紅,而三大法人亦同步加碼台股,從量價來看有利台股反彈格局;另外,觀察台股融資水位降至1800億元以下,累積從高點以來,下降幅度超過四成,籌碼面已相對穩定,也意味不少投資人現在手上持股部位偏低,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盤面走勢最強勁的類股多集中在電子及中小型股,這些類股有籌碼較輕的特質,不排除年後若資金持續進駐下,可望出現軋空行情。
陳煌仁進一步指出,儘管歐債問題仍影響投資信心,不過年後股市不宜看空,接下來三、四月將有股東會前回補壓力,對籌碼面來說都是一大利多,目前看好的類股仍以與美國關聯性較大的科技類股如智慧手機、蘋果相關族群,另外則是受惠中國需求走揚的中概類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