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DRAM慘兮兮 業界︰政府沒魄力

2012/01/03 06:00

記者洪友芳/專題報導

台灣DRAM業在這波不景氣考驗下,在市場上幾乎被迫出局,業界認為,相較韓國、日本政府力挺產業,台灣政府顯得缺乏魄力是主因之一。

由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分食PC市場,加上整體經濟景氣不佳,致使今年以來,PC需求疲軟不振,DRAM搭載容量下滑,價格自然大幅滑落,廠商難逃營運虧損。

DRAM廠不堪虧損,紛啟動減產標準型DRAM或轉型代工等,市場估算去年12月全球廠商投片量已逼近金融風暴期的最低點,不到百萬元規模量,尤以台灣DRAM廠減幅最高,年減幅度達四成四。

從DRAM成本結構來看,以目前台灣DRAM廠12吋50奈米製程的DDR3 2GB標準型DRAM為例,估算單顆晶粒加封測成本合計約1.3到1.5美元,較現貨均價每顆0.82美元、合約均價0.88美元都高,也就是說生產一顆幾近賠一顆。

晶圓廠的機台設備昂貴,業者投資一座12吋廠成本高達30億美元,需攤提的固定成本非常高,面臨攤提的固定成本遠高於人力、原料等變動成本,為了維持運轉、帳上現金流量與降低虧損,DRAM廠僅能減產,不能停產。

台灣DRAM廠合計市占率已不及5%,減產並無法改變供過於求的市況,反觀韓國三星、海力士在政府力挺之下,以領先一到兩個世代的成本優勢,持續生產DRAM,並維持高市占率,根據統計,到去年第三季,三星市占率不降反增,以44.5%續居龍頭地位;海力士以市占率21.6%居全球第二大,兩家公司合計在DRAM市占率高達67.9%;日本爾必達以12.6%市占率位居第三大。

DRAM業界認為,韓國、日本政府皆非常支持包括DRAM在內的記憶體產業,海力士起死回生、爾必達擁有政府協助渡過難關,這都看出政府力挺的魄力;相較之下,台灣政府明顯缺乏魄力,不僅錯過整併DRAM最佳時機,更任憑DRAM廠商自生自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