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專家講股》電子不轉強 難脫區間整理

2005/01/18 06:00

週一台股在兩岸春節包機直飛利多及國際股市連袂反彈的激勵下,直接以跳空躍過季線的多頭氣勢開出,留下5940~5895點的跳空缺口,雖然9日KD指標也正式由低檔交叉向上,不過收盤價並未站穩去年8月5日5255點與10月27日5597點所連接而成的原始上升趨勢線之上。台股目前的優勢在於剛自低檔起漲,按理技術指標與成交量比較基期低,所以投資人對於漲勢的認同度高,比較吸引追價的買盤,惟週一加權指數上下震幅不到30點,狹幅振盪不但使得追高沒賺頭,而且成交量的擴增也因多空對峙而受影響。

大多數傳產股 守住季線

值得留意的是,表面看起來短期台股跌幅夠深,不過,包括年線以內所有的短、中、長期均線匯聚在不到200點的區間,無論是發生向上突破或者向下跌破重要均線的情況都相當頻繁,例如從年初的6183點只花2週就從所有均線以上的位置跌到半年線以下,而週一大盤更一舉突破季線,由此看來,無論是突穿或跌破所代表的趨勢意義,都不足以扭轉去年第4季以來所形成上升矩形的格局,從波段的角度來看,指數上下振盪的空間其實相當有限,台股整理期間類股間的消長及人氣退潮的現象更值得重視。

首先,以類股間消長的現象來看,大多數傳產股均屬於強勢整理的格局,在大盤缺乏主流下,只有少數強勢股創新高,個股走勢為「漲多、跌少」,包括水泥、食品、塑膠、電機、化工、玻陶、造紙、鋼鐵、橡膠、汽車、營建、觀光、貿易、其他、資產、主機板與電信股的走勢均優於大盤,大多數傳產股仍守在季線之上。

電子腹背受敵 難如韓股

反觀電子股與金融股為一波低於一波的空頭走勢,個股則是「跌多、漲少」,電子股在財會35號公報及地雷股效應擴散之下,包括PCB、LED、通訊、IC封測、被動元件與IC設計股一再破底,成為拖累大盤的元兇。至於金融類股,在RTC法案審查延宕及金融合併無疾而終的干擾下,退出主流股的地位。以週一電子股的強勢對照原先盤面主流營建股的弱勢,傳產股比重下滑,多少反映電子與非電子類股間資金的移動,強弱勢股易位初期反而抵銷部份指數的漲幅。

其次,台股人氣退潮的現象日益鮮明,台灣經濟成長率、外匯存底都比韓國佳,且過去台股加權指數、電子指數明顯與韓股連動關係高達9成以上,時值韓股在三星電子獲利傳出捷報的帶動下,推升至近8個月新高之際,反觀台股不但未能跟隨韓股大漲連動,反而退回到1個月前的價位區,市場低迷氣氛越來越濃厚,一反過去兩地股市連動性極高的關係。造成台股人氣退潮的主要原因,並非缺乏資金所致,而是受內閣總辭前的政策空窗期及35號公報會計新制的衝擊,成為台股相對韓股疲弱的主要關鍵。

此外,蘋果電腦低價策略對產業所帶來的衝擊,不下於新惠普成立初期壓低代工價格策略的殺傷力,展望全球電子資訊業另外一波低價化風潮再起,加上國際美元長期走貶,以代工為主的台灣電子廠將腹背受敵,部份內外資法人持續出脫,壓低指數,只要電子股不振,台股量價表現就難以起色,所以電子股後市格外重要,週一電子股轉強若非一日行情,就有助於台股擺脫人氣退潮的階段,反之,仍是區間整理的格局。

若似前波反彈 上攻6183

本波反彈與前波上漲在技術面有諸多類似之處,例如都是自波段最高拉回6%,跌破半年線之後立即展開反彈,如果本波反彈目標也可比照前波5722~6183點約8.05%的等距漲幅,那麼大盤將有機會挑戰6183點。

(許派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