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生不如死的股票 少碰為妙

2011/07/28 06:00

投資人對「淨值」這個數字常會產生迷思,當股價跌破淨值時,就會認定這檔股票已具投資價值,因為就算這家公司倒閉清算,每股能拿回來的錢會比現在股價還高,有何風險可言。

這推論看似正確,但卻常慘套投資人。試想,當一家公司倒閉清算、比它繼續經營下去還要有價值,這種股票能碰嗎?

台股昨日小漲23.25點、以8817.49點作收,相較去年底封關收盤指數的8972點,僅下跌百餘點,但很多電子股股價卻腰斬破底,跌破淨值者到處可見。

「股價淨值比」的確是投資股票的參考數據之一,但不是唯一,更重要的是先參考這檔股票的產業發展及營運趨勢是正向、還是負向,假如是負向,就算股價淨值比低於1、甚至更低,還是少碰為妙。

一家公司的淨值是會隨著營運狀況跟著變動,也就是說淨值是落後指標,僅是反映這家公司過去的經營績效,當這家公司持續虧損時,季報的淨值是會如下樓梯般、愈走愈低,當股價淨值比的分母是逐季下降,股價當然也要跟著下修才會合理。

所以,投資人常會抱怨,不敢追的股票是每日創高,以為是低接的股票卻是常破底,拿機殼廠的可成(2474)與DRAM股的南科(2408)來舉例,您就可發現,當一家公司倒閉後的價值比不倒閉的股價還高時,除非它未來的營運及整體產業趨勢有扭轉機會,否則還是勿衝動投資較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