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股低量期 10檔可望成為領頭羊

2011/05/30 06:00

記者卓怡君/專題報導

台股再次進入低量期,近七個交易日台股單日交易量均不足千億元,而融資餘額不斷下降,使得籌碼多掌握在法人手中,其中共有10檔個股包括元太(8069)、欣興(3037)、廣達(2382)、仁寶(2324)、華碩(2357)等獲三大法人大力加碼,表現明顯優於大盤,成為盤面焦點,一旦資金再度發動,可望率先成為領頭羊。

台股重返8,800點高檔震盪,融資餘額卻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此波可說是「法人盤」以及「中實戶盤」,也是歷年來散戶參與度最低的高檔行情,自本月19日起,連續七個交易日台股單日交易量皆不到千億元,在量能急凍下,台股指數強攻機率變小,但在台股量縮急凍之際,有10檔個股獲得三大法人持續買超,其中有三檔就是利空出盡的筆記型電腦族群,短線具有表現空間。

摩根富林明JF台灣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近期台股融資量能減少,近一週的日平均融資金額縮減為2,929億元,為去年9月以來新低,相較於過去指數在8,700點左右,每日融資餘額均有3,000億元以上的水準,現階段融資餘額的確偏低,不過,這也代表了籌碼面改由法人接手,反而利於台股後市漲升動能。

顏榮宏指出,電子股量能增溫重回主流,除了COMPUTEX題材外,NB及PC族群由於受惠於市場預期代工廠毛利率回升,以及iPad2、Flyer及Galaxy2等平板電腦正式開賣,均帶動電子股表現相對強勢,電子股近期重回盤勢主流,股價動能逐漸回溫,搭配多元利多題材、新台幣走勢持穩,以及即將邁入第三季傳統旺季,可望擺脫股價盤整陰霾,展開反彈行情。但在國際股市仍對歐債危機有所疑慮,以及國內塑化劑污染事件告一段落之前,仍將以類股輪動進行盤整,短線看來,台股陷入震盪機會大。

德盛安聯台灣好息富基金經理人李俊毅指出,整體台股成交量能偏低可發現投資人追價意願薄弱,顯示對市場看法保守。

匯豐台灣精典基金經理人王宗傑表示,由於正處於產業淡季,財報公布又告一段落,在沒有基本面利多拉抬下,無法吸引資金進場佈局,此外,目前市場對於第三季旺季展望,也並沒有明顯的輪廓,使得領頭的電子股無法凝聚人氣,預估現階段盤勢將以個股或類股表現為主,與國際股市的連動性亦明顯提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