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美芬/特稿
30年前,陳嘉正從台大土木系畢業後,輾轉在全球各地工作,30年後,他擔任ARUP奧雅納集團總公司環球副主席,終於把台北當成落腳處,在台北開設分公司,想在台北扎根經營。
30多年前,陳嘉正從香港到台灣求學,陳嘉正說,他主要是學土壤力學,台大土木系當年的老師是洪如江,當年大部分的老師都是美國體系,只有洪如江是英國系統,力薦他到英國讀書,才直接到英國劍橋大學讀書,並獲得博士學位。
80年代是香港最美好的年代之一,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初開放,讓很多國際企業從香港取道進中國,因為出身台大,又是香港人,馬上獲得機會返回亞洲,搭上第一波的香港熱。
陳嘉正指出,當時的全球景氣同步都好,ARUP快速茁壯,是全球眾多知名工程的核心創意力量,橫跨建築環境的各個領域和不同行業,已經在35個國家設立9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逾一萬名的規劃師、設計師、工程師和專門領域顧問。
重返台北,陳嘉正說,其實是評估台灣整體環境擁有足以引領世界的機會,從官方政策、投資者態度到人民擁有及使用這些高素質建築工程的能力水準,讓ARUP很有信心在台北設立分公司來經營。
為何如此評估?已經在中國境內7個城市設立據點,近年中國也積極投入綠建築及能源永續工程的興建,陳嘉正語重心長的表示,這當中是要多重配套,硬體建設容易,但軟體的植入就很難了,中國中央是有一堆關於能源永續工程的概念及計畫,但執行的是地方官員,兩者之間在對能源永續工程有不同的想法,地方政府更有經濟成長的壓力,能源永續工程不是一蹴可見到成效,是一個整體評估的結果,在時間成效差異的緊迫下,兩者就發生衝突,使得計畫多,但真正落實執行的成效卻不彰。
但在台灣,兩者之間有共識,陳嘉正指出,台灣投資者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一再要求最高品質及效能,追求世界第一,加上使用者的習慣及水準都相當高,成為一個很有機會成為世界綠色工程示範環境。
陳嘉正是香港綠色建築議會首任主席,也是香港工程科學院副院長,香港工程師學會上任會長、香港建造業議會成員,更是香港氣候變化商界論壇核心成員,多年來一直往返台北與香港之間,其實早在80年代,台北捷運南港線從市府站到昆陽等四個站是ARUP的作品,最近在台灣,更承攬了好多工程,包括台北藝術中心、台灣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台中會展中心、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等,都是全球競標而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