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限電延長 台灣供應鏈拉警報

2011/03/28 06:00

記者卓怡君/專題報導

日本超級地震短線雖震出轉單台廠效應,但供電危機毫無緩解跡象,限電恐延至夏季。日本獨佔的多種關鍵零組件正常復工時間延後,生產原料取得與物流運輸棘手,斷鏈陰霾如滾雪球般掃向半導體、面板、工具機、汽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相關個股,甚至衝擊外資及本土法人對台股第2季走勢轉為相對保守。法人指出,未來電子類股走勢必須視日本關鍵零組件復工狀況,以及限電措施而定。

日本強震發生超過半個月,市場訊息紛亂,供應鏈中斷危機揮之不去,對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美銀美林證券亞太半導體產業首席分析師何浩銘(Daniel Heyler)提出,全球科技業從日本地震中恢復期需要4-6個月,其中對IC基板影響最嚴重,台股4月因企業獲利不如預期及利空,可能出現潛在修正風險,更有可能跌破8000點;野村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戎宜蘋也警告,電子零組件供應鏈吃緊情況將在4、5月加劇,相關企業第2季營運目標可能無法達成。

半導體、汽車零組件影響大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日本地震後至今已過2週,除了震災外,核電廠輻射外洩問題不僅影響民生,核電廠災後電力供給產生短缺,限電問題影響更大,對工業生產帶來衝擊,其中汽車、半導體、鋼鐵、汽車零組件影響最大。

吳文同認為,就半導體來說,在災區的矽晶圓廠包括晶圓代工、DRAM、邏輯IC等半導體生產鏈都是其客戶,而這些供應佔全球約2成,以目前半導體業多有4-6週的庫存來看,若時間過後產能還不能恢復,確實會影響半導體業的後市;再來則是汽車相關產業,日本汽車產業在全球市佔率高,為日本第1大出口產業,比重高達12%,產值約908億美元,尤其在保護政策下,以某一日系大廠來說,尚有一半的產能留在日本本地,在震災事件後,可能影響日系車在全球的市佔率,尤其是美國市場。

不過,吳文同預估,台灣電子業者來自日本的零組件供應雖不少,但台系業者也有其他零組件來源,以電子原物料來說,預期日本震災不致使供應鏈中斷,且相關股價亦已跌深,基本面上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尚待提升,因此需求成長力仍高,短期適於逢低佈局。

德盛科技大壩基金經理人李俊毅分析,限電對相關產業造成影響,日本在面板上游材料光學膜片與ACF供應比例較高,加上半導體封裝受到全球第1大BT樹脂載板材料供應商停工影響,相關產業以LCD、載板、智慧型手機等,短期都將面臨原料短缺問題,一旦面臨原料短缺持續將造成多數電子業供應鏈斷鏈,恐影響台股第2季展望,至於汽車零組供應鏈包含品項多,缺一不可,受創彌補時間變長。

李俊毅認為,台股在日本震災跌深後,出現跌深反彈,一開始以受惠的塑化相關類股表現較強,未來台股電子類股走勢必須視日本關鍵零組件復工狀況,以及限電措施而定。就長期而言,日本震災對供應鏈重新分配的效益,將是台股的契機,惟短期仍屬利空。

復華人生目標基金經理人劉建賢指出,日本地震發生迄今已經2個星期,部分未受損的廠商雖受到限電措施影響,但目前大部分零件供應廠商都已逐漸復工,加上一般科技廠商都有3-6週的庫存備料,汽車業的零組件供應情況也開始恢復正常,所以短期間還不至於對其出貨造成太大的影響。

劉建賢認為,日本地震後引發的一連串效應,目前看來在供應面的影響較為有限,研判頂多只造成出貨遞延的情況。然而在需求面則是現階段最受市場關注的焦點,一般市場擔憂日本地震可能將拖累全球經濟及消費力道,部分企業的今年獲利亦恐因此而下修。

展望未來台股將在半年線及年線反覆測試利空進而築底,中長期仍看好觸控及中概兩大族群未來走勢。

匯豐中小基金經理人余逸玫認為,受日本地震限電等影響,半導體下游需求不確定因素上升,影響廠商原先對第2季的樂觀預期,但最新公布的2月半導體景氣前端設備值仍持續回溫,顯示電子受惠全球擴張的利多不是不到、只是遲到,短期市場雜音造成的拉回反而是長線不錯的佈局點,可留意觸控、光學元件、PCB及LED等類股。

由於今年大盤跟去年頗為類似,第2季反而是不錯的進場點,可留意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地震轉單受惠概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