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根留台灣系列報導>學徒起家 侯振寬勇敢自創品牌

2010/12/27 06:00

記者陳曉宜/專訪

侯振寬只有小學畢業,畢業後跟著堂哥做瓦斯爐學徒,還當過理想牌瓦斯爐的維修人員,開過歐化廚具行,19年前生產出台灣第一台嵌入式烘碗機,創業代工起家,不服輸的精神,和與生俱來的膽識,7年前他再自創品牌,打入台灣三大廚具配件品牌之列,烘碗機更是全國銷售第一。

在台北天母開了歐化廚具行10年,因為一台日本進口的嵌入式烘碗機,改變了侯振寬的命運。

「那台日本進口的嵌入式烘碗機裝起來很漂亮,但要價兩萬多,我當時就想,為什麼這麼貴?日本做的東西也不見得符合台灣人的習性啊!所以我就開始拆解它、研究它,我發現做這個並不難,以我的專業技術判斷,很簡單,而這種嵌入式的烘碗機,美觀又實用,如果台灣自己生產,不僅可以設計出符合台灣人習性的烘碗機,價格也會比日本進口的低很多,成本才四千多元」。

日本產品較貴 自行研發

就這樣,侯振寬興起了創業的念頭,他當下決定在一星期內把開了10年的廚具行收起來,創業研發生產嵌入式烘碗機,「當年老婆聽了很生氣,直罵我不負責任,如果失敗了她們母子怎麼辦?為何要把廚具店收起來?難道不能邊開店邊做研發嗎?老婆一連串質疑,還是沒有動搖我的決心。

我跟她說,我不能一心二用,我要專心做烘碗機的研發,我要無後顧之憂的做,我告訴老婆,這樣做是為了破釜沉舟,沒飯吃才能搞好,我要有危機感才會全力以赴,要敢冒險、敢犧牲、專心做研發,否則做不了大事。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年沒有毅然把店面收起來,也不會有現在的喜特麗。但說真的,我從沒想過我會失敗,我自己心裡明白,以我的專業技術、市場判斷力,我知道,做這個可以成功,當然我也沒想到會做到今天這麼大,這其實不在我的人生規劃。」

所以侯振寬集資一千萬元,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發、開模具,一開始也失敗過,外表有瑕疵,一千萬元就賠掉了,但他不放棄,再集資一千萬元,繼續開第二次模具,終於成功了。

侯振寬說,「為了符合台灣市場需求,我做的烘碗機比日本進口的更實用,有各種適合台灣廚具的尺寸讓客戶選擇,外觀也改為豪華型,從塑膠改為美耐板,內裝材質也做更好的改良,所以我們國產的內嵌式烘碗機一推出後,市場上就沒有日本進口的了,因為我的價格比日本進口的少一半,功能又更適合台灣,材質品質都更好,你想想,還會有人要買日本進口的嗎?

做OEM代工 堅持品質

就這樣,侯振寬成功拿下櫻花、林內大廠牌的內嵌式烘碗機OEM代工,不過2、3年,1個月可以做上一百台,3年就做了三千多台,「但量一衝上來,這些大廠就想自己做,我知道後開始思考兩個方向,一是乾脆不做了,收起來;但我才40多歲不服輸,決定再拚一拚,所以我決定走第二個方向,在大廠準備開模具自己做烘碗機時,我開始自創品牌。當年有三家代工廠,只有我們繼續存活至今,其他兩家都倒了。」

侯振寬說,有了喜特麗之後,就不再只做烘碗機而已,畢竟要撐起一個品牌,不能只靠一樣產品,所以開始做其他廚具三機配件,包括瓦斯爐、排油煙機、熱水器,都在台灣製造、生產。

侯振寬強調,「我的品牌或許沒有別人響亮,但我們堅持台灣製造的品質與原創性,是我們屹立不搖的主因」。所以喜特麗的經銷商從三家成長到兩千家,研發部門也不斷擴充,創新產品。

他說,「就算是消費者看不到的小零件,我們都堅持做到品質,產品一定要腳踏實地,不然廚具行老闆推薦客戶買喜特麗,回去用了不好會被罵死耶,因為那些大品牌都是消費者自己指定的,廚具行老闆沒責任啊!所以喜特麗的品質一定要好。」

他說,「人要有志氣,就算品牌不比人家大,品質一定要比人家好」。他舉例,喜特麗烘碗機的軸承都用日本進口零件,因為較安全與安靜,但價格要多30元,每年生產六萬台,就多了180萬元,「這些消費者看不到,但我們有自己的堅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