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愛爾蘭拒升企業稅 外企不出走

2010/12/13 06:00

編譯劉千郁/特稿

宣佈財政緊縮措施、接受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援助的愛爾蘭堅持不放棄12.5%企業稅的競爭優勢,輝瑞與微軟等國際企業繼續進駐,似乎為低稅率政策投下信任票。

包括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都批評愛爾蘭的低稅吸引外資措施扭曲正常市場競爭,愛爾蘭的企業稅是16個歐元區國家中最低的,在27個歐盟國家中也僅高於塞普勒斯與保加利亞的10%,這樣的水準與主要歐盟國家相差甚遠,法國的企業稅高達34.4%,德國也有29.8%,歐元區國家平均為25.7%。

根據愛爾蘭政府資料,過去10年,愛爾蘭的優惠稅率吸引了1,000家跨國企業進駐投資,其中不少是為了避稅的德國、法國與美國企業選擇愛爾蘭作為歐洲的總部。

有專業人士批評,部分跨國企業更利用複雜的避稅手法把公司獲利轉入設於愛爾蘭的子公司,以降低公司實際負擔的所得稅,負擔紓困金最大一部分的德國對此大表不滿,認為愛爾蘭應該從進駐的外國企業身上收取更多稅收。

愛爾蘭剛剛通過的財政改革措施引起更多民眾的不滿與抗議,同時也無法消除金融市場投資人疑慮,上週二國會通過議案後歐元反而跟著下滑。政府大刀闊斧削減政府支出與增稅的措施實際上是拿福利政策與勞工階層開刀,而不會傷害到微軟、英特爾、輝瑞藥廠等跨國公司的權益。

面對歐洲國家持續對企業稅施壓,企業界提出反駁表示增高稅率反而將傷害經濟前景,輝瑞駐愛爾蘭副總杜菲(Paul Duffy)表示,企業稅優勢是愛爾蘭重要經濟支柱之一,不但增加就業與出口,也增加政府稅收,提高企業稅可能嚇跑外資企業。

跨國企業在愛爾蘭僱用了超過25萬名員工,負責招攬外國廠商的愛爾蘭工業發展局(IDA)數據顯示,外國直接投資的企業佔國家出口與企業研發支出的70%,創造了國家七分之一的就業機會、每年支付員工薪資71億美元,另外去年跨國企業繳交50億歐元的企業稅,超過國家企業稅稅收的50%。今年夏天微軟宣佈將新設立營運單位、增加雇員200人,目前微軟已經有員工1,500人。

一般輿論對於調升企業稅與否也感到遲疑,愛爾蘭國會經濟顧問史威尼(Paul Sweeney)表示,一方面人民覺得包括銀行的大企業應該為造成國家財務危機負起責任,因此企業界應該付出代價,但是另一方面人民又對未來感到不安,知道企業稅是吸引外資原因之一,現在的確是討論這個議題的敏感時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