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獨沽台灣味 許嘉生作酢不買中國料

2010/11/08 06:00
獨沽台灣味 許嘉生作酢不買中國料

穀盛總經理許嘉生在工廠裡暗藏著大量的陳年紅麴酢。(記者陳曉宜攝)

記者陳曉宜/專訪

獨沽台灣味 許嘉生作酢不買中國料

穀盛酢鄉文物館。(記者陳曉宜攝)

「我們絕不購買中國的原料,之前有一批買賣商購買中國的蘋果,結果竟發現有防腐劑,且是全世界都沒在用的那種防腐劑,真是夭壽喔!其實台灣有很多很好的水果,量產過剩就進行加工,變成水果酢,很有銷路,不要去用中國的水果,很危險,除非是台灣產量不夠的水果,像蘋果、葡萄,否則穀盛的加工原料一定都用台灣的。」穀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嘉生說。

獨沽台灣味 許嘉生作酢不買中國料

穀盛創新研發各式調味料。(記者陳曉宜攝)

曾是「工研酢」家族的一份子,許嘉生帶著扎實的創業基礎,以及到日本工作四年的經歷,而今他自創品牌,打出健康酢的另一片天。

許嘉生坦言,「若不是因為家族鬥爭被鬥下來,也不可能在嘉義設廠、自創品牌。」或許就是這股不輸人的毅力,讓許嘉生在製酢的傳統產業中不斷研發創新,並且堅持根留台灣,照顧台灣農民。

二○○八年穀盛在嘉義民雄工業區的新廠房正式啟用,就在台灣企業一窩蜂移廠中國時,許嘉生反而加碼在台擴廠,並設立「穀盛酢鄉文物館」,為嘉義民雄吸引觀光客。

台灣產品賣到中國後 馬上被模仿

許嘉生說,「中國是個太會模仿的地方,許多台灣產品賣到中國後,就被仿了,葡萄籽就是這樣啊!從原料取得到加工技術,中國都想仿」,許嘉生也強調,台灣的調味料賣到中國不見得有銷路,因為每個地方的口味不同,就如同台灣酢賣到美國,也是華人在買,所以想在中國設廠、銷售中國,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國每個省的口味都不同,「做我們這行輕易進軍中國,有不小風險,更何況,以中國食品加工的品質來說,沒有台灣的口碑好,要外銷也要在台灣製造」。

許嘉生不是嘉義人,但他開玩笑說,「我在嘉義生所以叫嘉生」,或許就是這樣的機緣巧合,讓許嘉生對嘉義農民有更深的情感。「我經常騎鐵馬到處逛,看到農民不錯的水果就下來品嘗,最近我就發現一種長得很像荔枝的叫『蘋婆』的水果很好吃,可以拿來加工成水果酢或果醬,品嘗過程中我也會和農民們聊聊產銷方面的事情,所以穀盛現在也幫農民代工做水果酢,但我不只在加工技術上幫忙,我們還堅持從包裝到行銷都要由穀盛操刀,為的就是希望台灣農民生產的農作物加工後,可以用最好的包裝行銷打出口碑來,台灣有很多很好的農產加工品,但行銷包裝得不夠好」。

就是這股幫助農民的熱情,所以許嘉生願意用每公斤四十元的價格,購買民雄鄉生產的鳳梨釀酢及製作果醬;他也願意在嘉義竹崎生產高接梨過剩時,即時買下五千多公斤製成梨醋,為梨農創造另一條生路。

為了與「工研酢」做市場區隔,許嘉生創業時先以生產日式的醇米霖及柴魚醬油起家,更將日本研發、品管的精髓帶入台灣,穀盛也成為台灣最早推出「米霖」的公司。

台製紅麴酢、紅麴料理醬 當紅商品

創業十四年來,穀盛除了生產以糯米、高粱、有機糙米釀造的穀物酢,還生產以葡萄、鳳梨、蘋果、梅子等各式水果釀造的水果酢,並利用米酢製作出米霖、照燒醬、壽喜燒等日本調味系列,以蘋果酢、有機糙米酢衍生的芝麻沙拉醬、凱撒沙拉醬;結合梅子、檸檬、桑椹、紅麴、四物、冬蟲夏草等養生素材釀製健康酢及果醬系列,現在最紅的就是紅麴酢、紅麴料理醬等養生產品。甚至運用酢的殺菌效果,研發洗碗、洗髮精等用品,而這些產品都在品管極高的工廠中生產,許多食品也都已獲得CAS優良食品認證。許嘉生得意地帶著記者參觀廠裡擺放成排的陳年紅麴酢桶,他說,「我要在最好的時機開封」。

許嘉生表示,「其實這些調味品、洗碗精都是可以自己動手做的,所以我們都是先教人怎麼DIY,真的做不起來,再來買我們的東西,這樣在廚房才會有樂趣嘛」。這就是許嘉生推廣健康、經營企業的根本理念,讓消費者快樂、讓農民快樂、讓觀光客快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