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水準高 帛漢回鄉升級

2005/10/20 06:00

記者孟慶慈╱專題報導

13年前從事電子相關業的帛漢公司即西進中國,生產電子濾波器、變壓器、轉換器等需大量人力、技術成熟的產品。經過多年打拚,該公司資本額已從最初的500萬元成長到4億1千萬元,但帛漢並不就此滿足,董事長林昌亮從不放棄升級,3、4年前決定回台投入被動元件–導電高分子鉭晶片電容器–的領域。

鉭晶片電容器技術高,全球生產的廠商有限,產品單價居高不下,目前1顆至少新台幣7元;生產鉭晶片電容器的國際著名廠商有日本的三洋Sanyo、NEC及德國的Epcos)前西門子公司),技術根本不可能轉移給他人。

不過,我國工研院材料所早已投入此領域,也願意轉移給帛漢,台灣的人才、技術水準高,多年的中國投資經驗讓帛漢了解到,只有在自己的地方,才能獲得最大助力,台灣不能沒有根。因此,帛漢決定回台灣升級,93年6月進駐台南科工區,建立起第一條鉭晶片電容器生產線,也是未來所有高階產品的研發、生產據點,亦是帛漢的全球營運中心。

林昌亮指出,帛漢在工研院的協助下,91年開始投入鉭晶片電容器的研發與生產,目前技術面已可完全掌握,產品已進入試產階段,預計明年1、2月產品的良率可達8成以上,屆時就可正式接單出貨。林昌亮表示,帛漢已做好未來5到8年的規畫,鉭晶片電容器之後,計畫投入另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微機電,朝永續經營邁進。


白手起家 林昌亮一步一腳印

記者孟慶慈╱專題報導

帛漢股份有限公司的崛起,是一個典型白手起家故事,經營者一步一腳印,走出一片天。

13年前,現任董事長林昌亮與3名朋友,憑著技術及初生之犢的氣魄,籌到500萬元即走上創業之路,發展至今,公司不但已經上櫃,而且還生產國際高科技大廠才能生產的高鉭晶片電容器,資本額成長到4億1千萬元。

林昌亮最初在聲寶公司服務,是熟悉電子產業的科技人,他看到濾波器、變壓器、轉換器的市場前景,決定放手一搏。

人力、資源都有限,帛漢的初期很克難,為了省錢不租辦公室,林昌亮負責跑業務,合夥人即現在的總經理潘詠民,負責到中國找代工廠,潘詠民的太太在家接電話、接單;即使後期營運上軌道,帛漢也只在台南市租屋當辦公室,一點也不虛華,不賣弄排場。

林昌亮表示,品牌行銷不是消費者認知的品牌,而是工業界的品牌,消費者不認識帛漢,但在濾波器、變壓器的領域,帛漢的名氣不差。

中小企業很少人會寫漂亮的企畫案,但政府給補助,企畫案寫得好不好卻有關鍵性的影響;中小企業要取得金融機構的融資困難重重,政府宜對創新、有潛力者給予支援,讓他們有生存、茁壯的機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