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科技股本益比過高 投機凌駕投資

2010/04/30 06:00

台股給科技股太高的本益比了,投機的氣氛凌駕在投資之上。這種價值觀造成許多獲利穩定的傳產股遭到冷落埋沒,同時投資人追逐由特定人炒作的題材個股,像雲端、微型投影機、或者是綠能產業股等,這些被包裝美化的個股,在財報出爐時全部原形畢露,股價最終還是要回歸基本面。

本週因財報披露被打回原形的科技股代表,就是一詮(2486),第一季每股盈餘僅有0.57元,季報揭露的次日就被失望性的賣壓將股價打到跌停,昨日收盤股價還高達54.7元,市場喊到震天欲響的節能概念,卻與季報的低獲利不成正比,面對這種低獲利數字,投資人應有警覺,不該再盲目聽從股友社或投信的推薦。

與節能概念雷同的膨風股,還有雲端概念,代表個股就是零壹(3029),第一季每股獲利只有0.16元,年增率只有5.89%,但是股價卻被炒到讓人怵目驚心,昨日收盤已是38.75元。IC設計股創意(3443)第一季只賺0.86元,可是股價竟高達146元。其實,同樣是科技股,若是缺乏想像的空間,股價也是非常委屈,像是剛公布第一季盈餘2.05元的仁寶,股價竟然只有44元。

相較於這些走在雲端的科技股,傳產中的獲利高手,如榮化(1704)第一季每股獲利1.43元,但股價卻只有39.9;中鴻首季每股盈餘0.78元,股價更是低到只有16.45元。還有股價一直被壓抑的金融股也有令人驚喜的表現,新產(2850)昨日公布第一季每股獲利在4元以上,股價拉到漲停,算是市場還它一個公道。這些惦惦埋頭賺錢的傳產股似乎大部分引不起市場的興趣,投資人喜歡跟隨市場追買題材股,這種心態像二千年網路興起,而最後泡沫破滅時對個人財富的殺傷力,大家還是要深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