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券商忽略公平性 應以均價計算

2010/01/25 06:00

記者李錦奇/特稿

券商版的牛熊權證強制收回結算方式,在商言商,的確是自保之道,不過,券商似乎忽略了公平性,只想把風險轉嫁到投資人身上,忘了此舉可能降低牛熊權證的吸引力。

券商的提議,其實很有爭議,試想,券商避險幾乎不可能全部出在隔天最低價或最高價,尤其是指數,高低點相差很大,如果硬性規定以最低或最高價(點)為下限,還授權券商自己決定,恐怕投資人不會服氣。

連券商也坦承的確會有爭議,但券商還是擔心,萬一股市連續急跌,手中一堆股票來不及出脫,還得以高價結算給投資人,風險過高,因此希望作最壞打算。

其實,以均價計算,應是相對公平的方式,舉例來說,如果當天盤中碰到強制回收情況,則開始計價,截至收盤的均價,作為結算價;如果是尾盤,例如下午一點過後,碰觸到強制收回,券商或許來不及避險,或許可加上隔天均價計算,如此一來,券商應已有充分時間避險出場,計價方式對買賣雙方相對公平。

券商可能會擔心,萬一連續跌停或漲停呢?其實,如果隔天開盤跌停或漲停到底,均價等於最低價,券商並不吃虧,投資人也沒話說,比起授權券商自己定價,要來得公平多了。

牛熊權證之所以訂定觸及回收點,是為了保護投資人,不要過度虧損,如果強制回收價,訂在隔天最低(高)價之上,等於要投資人擔負隔夜風險,還得企望券商有良心,定個好回收價,不但失去保護投資人意義,也是不符人性的設計。

話說回來,牛熊權證都還沒問世,券商不多想對投資人有利誘因,卻忙著自保,未必有利,好比孩子還沒生出來,父母就搶著訂規矩,限制不能跑、不能跳,免得受傷連累父母,這樣的心態,孩子會長大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