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求職大補帖>室內設計師 軟硬都要懂

2009/10/05 06:00

記者王亮勻/專題報導

室內設計師就像是魔術師一般,總能帶給空間出其不意的變化,然而看似充滿美學與創意的工作,建立在大量而長期的基礎專業學習上。

同時身兼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與太一國際設計主持人的設計師姚政仲說,室內設計工作看起來似乎進入門檻不高,總是吸引許多年輕設計師想「試試看」,但室內設計工作在追求美感的背後,卻是很多工程、工務等實際運作一連串協調整合的過程,過程中往往會抹殺很多人的理想與熱情。

改造一個舒適的家

姚政仲說,室內的設計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改善與提升人們的生活環境,讓生活更為舒適,當設計師把一個現況很糟的房屋,透過自己的設計改造後成為一個舒適安全的家,這往往就是設計師成就感的來源,因此設計雖然很辛苦,卻也同時充滿理想性。

目前國內有多所學校有室內設計相關課程,不過姚政仲認為,學術理論與實務上的工作累積仍有一段差距,即便是科班出身的人,若是完全沒有實務經驗,在一般進入室內設計工作室後,就要從「助理設計師」做起,必須接受資深設計師的指導,實地參與基礎工作,至少需要經過兩年的學習,才有機會開始真正負責一個案子的設計工作。

預算控制也很重要

姚政仲說,所謂的基礎工作,就是從熟悉工地環境開始,包括丈量工地、放樣過程、了解平面圖、立面圖與剖面圖之間的結構關係,另外還要學習施工過程中的各項工程整合,包括水電、木作及如何與施工師傅溝通。此外,學習各種建材材質,未來才能充分運用建材的特性,而學會預算控制也是重要環節。

需要三到五年磨練

姚政仲說,室內設計工作充滿創意,讓許多年輕人嚮往成為其中一員,不過事實上被淘汰的人也不在少數,對一個助理設計師來說,三到五年的磨練、學習期是不可避免的,一到兩年更是基本必備。

不過很多年輕設計師卻在剛進入這行的一到兩年就被淘汰,就是因為不能處理理想與挫折間的反差。

平時也要持續累積對各種室內設計案例的知識,例如從成功的設計案中學習規劃的安排,或是多接觸時尚、藝術、文化,使美感成為未來設計工作的養份,這都是一個設計師學習的必備課程。

以設計比稿為例,許多年輕設計師長時間投入大量心力設計一個案子,但最後卻無法獲得業主的支持,又或是設計的案子最後無法準確落實,隨之而來的失落感是對工作熱情最大的殺手,但如果設計師可以從這失敗的過程中了解這也是學習成長的一部分,就更能成熟面對工作挫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