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年剩產800萬公噸 無擴產迫切性

2009/09/20 06:00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台灣水泥目前年產量達一千九百多萬至二千萬公噸,市場每年需求量則不到一千二百萬公噸,產能供過於求達約八百萬公噸,水泥業者面臨生存壓力,只好將過剩的產能,攻進外銷市場,因此,業者私下透露,目前並沒有開放新礦源開採的迫切性。

根據統計,台灣水泥需求量在一九九三年達到高峰,之後隨著高鐵、高捷等重大公共工程建設陸續完工,國內水泥需求量便陷入長期衰退,去年的需求量僅一千一百七十九萬公噸,十多年來需求量銳減超過一半。

目前台灣國產水泥當中,台泥和亞泥的產量就高占約八成,其他水泥公司產量僅占約二成;水泥內需市場不振,台泥和亞泥外銷比重也逐年增加,目前全台水泥出口量已占總產量超過四成。

水泥業者表示,由於水泥產業具有笨重、容易潮濕不耐久藏,及運輸成本高等特性,產銷皆以供應鄰近區域為主;礦源及運輸更是水泥業設廠的重要考慮條件,早期台灣水泥廠採礦都集中在台灣西部。

一九九七年由於業者在西部的採礦權陸續到期,且西部礦源歷經數十年開採已漸枯竭,政府便發起水泥產業東移政策,但因政府規劃的花蓮和平水泥專業區整體投資成本過高、回收期限太長、交通不便,廠商進駐意願不高,僅台泥和亞泥進駐。

其餘廠商包括嘉泥和環泥都轉往中國發展,其在台灣的業務改以進口或代理業務為主;至今包括台泥、亞泥在中國市場的水泥產能都已超越台灣,台泥預估今年中國產能將擴充至二千八百萬公噸、亞泥約一千六百萬公噸。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