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昱宇年少時即迷戀單車運動,加上主動進修與對機械維修興趣,成為中年創業開設單車專門店的最大本錢。
(記者林耀文攝)
記者林耀文/專題報導
單車休閒風席捲全台灣,將邁入中年的留美碩士陳昱宇,放棄在北部四輪百萬進口名車電腦檢修員的工作,返回南部故鄉高雄開起兩輪的單車店,他結合對單車運動興趣,加上購買大量國外單車書籍、雜誌深入研讀,較過去師徒相傳的自行車店,陳昱宇的店,多了些洋味、時尚感,竟也吸引南部車迷青睞,月營收最高曾破百萬元。
41歲的陳昱宇,就讀高師附中時,就迷戀上單車運動,經常在假日騎乘登山車四處踏青,就算他北上讀大學傳播科系時,也不減對單車運動興趣,但從未想過日後將單車當作事業經營。
大學畢業與退伍後,他即前往美國深造,取得電腦藝術工程碩士學位,回台在台北從事工業設計、園藝造景等相關工作,但他卻發現自己對機械維修的興趣日益濃厚,剛好某歐洲百萬名車品牌的台北總廠,招募汽車電腦檢修員,陳昱宇毅然決然轉行投入汽車維修業,利用本身語文方面優勢,被錄取成為「黑手」後,展開三年的高級汽車維修員生涯。
由於故鄉高雄的雙親年事已高,經常南北往返也無法善盡孝心,他決定從北部返回高雄,就近照顧父母,但卻發現南部能夠滿足他的工作機會並不多,只能採取自行創業方式,在幾經思考後,可結合自身興趣與過去工作歷練,讓他決定南下返鄉開設單車專門店。
陳昱宇表示,過去國內的單車店,大多為師徒或父子相傳,並無專業訓練機構或課程可供進修,在尚未南下開設單車專門店前,他購買大量國外單車書籍、雜誌深入研讀,同時利用台北單車大展機會,認識不少廠商與同好,讓他從過去的「車迷」等級,經過約一年的專業技能提升與維修經驗累積,將省吃儉用的百萬元積蓄,在高雄熱門單車休閒路線的美術館園區河西一路,開設「綠騎士」單車專門店。
考量市場區隔與提高經營績效,在開店之前,他常騎乘單車,觀察單車車友騎乘路線,發覺北高雄河堤社區與美術館園區,擁有規劃良好的單車專用道,且沿線景觀優美,剛好美術館園區的河西一路景觀車道旁,有間透天店面出租,開設單車專門店能夠吸引車友顧客注意,他租下店面後,發揮過去工業設計專長,自行規劃店招、店內燈光、裝潢與單車專用展示鐵櫃,並以綠色系為專門店識別系統,以融入美術館園區的綠意環境,凸顯休閒、時尚、環保與樂活的單車專門店新形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