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永進木器 擦亮STRAUSS品牌

2009/06/22 06:00

記者陳品竹/專題報導

創立於民國四十年的永進木器廠,是台灣早期少數能以優良品質而外銷的家具商,全盛時期,台灣有六百多間家具店行銷永進的產品。第二代接手的江世楨總經理,認為在中國廉價傾銷策略下,永遠都有比價的客人,唯有透過文化創意找出台灣特色,才能擺脫削價競爭的漩渦,毅然收回六百多家行銷據點,自創了STRAUSS品牌家具,發展出台灣少數能從家具研發、生產、門市通路到空間設計一貫作業的家具商。

擺脫大眾產品削價競爭

以曲木家具起家的永進木器,全盛時期產品外銷美國、中南美、歐洲、紐澳、日本等,台灣則有六百多家大小家具店行銷永進的產品,這樣輝煌的成果,看在第二代接手人江世楨的眼裡,卻是有隱而未現的危機。因為大眾化的產品,很容易遭到削價競爭,因為市場上永遠有比價的客人,尤其這十幾年來,中國的廉價傾銷策略,更加深削價市場的血流成河,導致台灣許多家具廠不得不出走到中國生產。

選擇根留台灣的永進,就必須蛻變找出自己的生路,因此,江世楨決定自創品,十年前永進第一家直營門市店在台中市文心路、南屯路口開幕,充滿時尚感的商業空間,讓人很難想像這是由一家五、六十年的老家具工廠改裝而成,而設計感、現代感十足的家具,也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台灣設計、台灣研發、台灣生產的家具。

在改造的過程中,江世楨的父母親,看到老字號的家具廠被改頭換面,還掛上斗大的「STRAUSS」,總是憂心這家走過半世紀的家具店會被他「玩完」,但江世楨告訴父母親,六百多家行銷據點看似能讓永進安穩以過,但所生產的家具是沒有特色的「國民商品」,隨時可以被價格取代,從設計、研發、製造、生產、行銷都一貫自己掌握,其實就是武裝自己、精緻自己,積極保護自己不被取代的最好方法。

設計導向文化創意產業

歐美家具設計風格始終在業界執牛耳,但STRAUSS並不想投機在這裡模仿,反而在本土的文化中尋根、汲取養分,把家具導向為文化創意產業,家具不再只是家具,還有台灣的人文元素。他認為台灣航運發達,更是家具以多種少量、精緻創意外銷全球的優勢。

STRAUSS不但在家具設計發展出自己風格,在商業空間設計更大放異彩,誠品書局、星巴克、無印良品、遠傳等都有他們的傑作,在台灣到處可見放無薪假或栽員的今日,STRAUSS不但門市擴增到北中南共四家,員工從三十八人擴編到八十人,業績成長三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