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車寶貝 停有學問的

2005/08/21 06:00

晉身有車階級後,

停車位的煩惱接踵而來,

平面式、機械式設計 按能力所及各取所需,

行情優劣、產權區分、產權轉移…

身為車主的你不可不知。

前言

很多民眾都感慨,「買車容易養車難」,尤其目前想找個安全的路邊停車位,已越來越不容易;全台各地平面停車位的價格,往往比車價還令人買不下手。

不要說台北市區一個平面車位,動輒就要3、4百萬元之譜,即使在板橋的江翠商圈,一個平面車位也高達120萬到180萬元,如果開的僅是5、60萬元的國產車,還真有點顛倒錯置的感覺呢!居然得花一台車2至3倍的價格,才能買到一個空間來停放它!

中南部地區的車位價格,相對比較友善一點,或許這也是中南部馬路上「雙B」車子隨處可見的原因吧,民眾可以把買車位的錢省下來買部好一點的車。

車位既然這麼地「值錢」,你對你家的停車位又有多少的了解呢?(記者王惠珍)


機械式車位 一樣有利可圖

記者陳品竹╱專題報導

談到住宅社區的機械車位,不少車主都是滿腹牢騷,寬度太窄、高度不夠、維修費高、平面移動式機械車位,還要與隔鄰車主相互遷就出入…,唉!說來真是滿腹牢騷。

但機械車位真的一無是處嗎?其實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只要慎選車位及有良好管理機制,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價格比平面停車位便宜許多的機械停車位,還是有其可取之處。

偶傳意外 維修管理也被詬病

多年前,部份地區曾發生多起機械停車位操作或設計不當,造成車主掉落被壓死或夾斷腿的事件,也有上層鋼板掉落壓壞了下層車子的糾紛。另外,機械車位因為上下層分開賣,過去曾發生馬達故障,上下層車主為責任歸屬問題鬧出糾紛。

或者管委會只收車位清潔管理費,而不代收維修費,結果修理費過高,車主無法負擔而放棄,台中市有1棟300多戶住宅的社區,機械停車位壞了一半,灰塵滿布,住戶說好像是「廢墟」。

價位誘人 較平面式便宜20萬

但機械車位真的一無是處?其實,在基地不大的個案,機械車位的上下層設計,還是有增加車位數滿足住戶需求的優點,另外,它也比平面車位便宜很多。以台中市為例,機械車位價格平均比平面車位便宜15萬至20萬元,其他地區甚至更可觀。根據力霸房屋的調查,在台北市平面車位與機械車位價格更相差達到6成以上!因此對民眾還是有一定吸引力。

安全維護 載重、高寬都是關鍵

統一精工總公司技師吳憲明指出,不管是鋼索式、油壓式或者鍊條式的機械車位,在嚴格規定下,無論載重、車位與車位間縫隙都有嚴格規定,並有所謂的照明對準設計,只要車子入位不準,輪胎快碰到異物,都會發出聲響提醒,或者發生異狀,上升下降也會戛然停止,不會壓到人或夾人,安全性非常高。

一名資深代銷業者則提醒消費者,購買機械車位要考量長、寬、高,目前的長度設計停大車子應該不會有問題,但僅1.8米的高度可能無法停休旅車。

至於寬度可說是糾紛最多的,建商只要在符合法規下,為了可多賣幾個車位,會儘量壓縮車位的寬度,甚至把車位兩側的框邊納入寬度計算,造成停車困難,因此一定要以實際停車板面積來計算。

理想寬度以2.5米為佳,否則至少也要有2.25米。在柱子旁的機械車位,通常較難停。另外,目前停車位每月的管理費,機械車位約是平面車位的1.5倍到2倍,多出的錢專款專用作為機械車位的維修費,消費者可以10年的收費計算,考量是否比買平面車位划算。


產權分3類 關乎買賣權益

記者陸敬民╱專題報導

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停車位分為「法定停車位」、「獎勵增設停車位」與「自行增設停車位」3種。

其中法定停車位不得出售給非社區區分所有權人,獎勵增設停車位與自行增設停車位只要有獨立權狀,便能單獨買賣。

中信房屋董事長特助胡佩蘭表示,實務上不少住戶常因大樓停車位產權問題發生糾紛。

民眾大多對其購買的房子有無包含停車位?停車位能否隨屋買賣?非住戶能否擁有停車位?進駐後會不會產生使用糾紛等問題而困擾著。

若屬獨立權狀 最不易有爭議

胡佩蘭說,最不會有爭議的停車位便是擁有獨立權狀的停車位,但此類產品並不多見,一般都是以「公共設施」方式辦理登記的停車位,必須隨各區分建物所有權一併移轉給同一新屋主。

由於以公共設施方式辦理登記的停車位,其權狀上均會註記樓層別和車位編號,消費者可至該縣市工務或建管單位調閱建物使用執照圖和竣工圖,以確認該停車位的尺寸及持分。

若定位為公設 受管委會牽制

若權狀上面沒有標示任何能證明停車位產品及使用權文字時,消費者則依據「分管協議」或「管理規章」來保障自有停車位的使用權,不過這類停車位的使用權將來要外售或外租時,則必須經過管委會的同意。

若權狀不僅沒有標示權利及使用權,又沒有「分管協議」或「管理規章」可供確保使用權時,消費者僅能以過去的「使用慣例」來轉售或出租,但此舉常會與買方或管委會發生爭議,並非真正的解決之道。

除了停車位產權不能輕忽外,包括停車位所在樓層、寬度及高度、載重限制、迴車道、管理費、位置、編號等項目也與該車位的價值息息相關。

北區房屋不動產估價師廖逢麟舉例,消費者往往輕忽機械車位的載重問題,當原始機械車位的載重量設計不足以承擔車重時,長期超載很容易發生故障,縮短車位使用年限,甚至造成危險。

廖逢麟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機械車位時,除了注意停車位的價位、尺寸等基本資料之外,應該要求廠商提供載重量的資料,購買之前更應該調查清楚,此外還要了解管委會是否有委外進行維修保養,以及保養的情形,以降低故障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