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資迷思 散戶成冤大頭

2009/05/15 06:00

記者歐祥義/特稿

自馬政府宣布開放中資來台投資以來,凡是個股碰觸到中資題材,股價均有特定買盤拉抬,「逢中必漲」的非理性反應令人不解,待中資的題材消費殆盡,跟著起鬨的散戶又成為買在高點的最大受害者。

經濟部日前公告第一批開放中資來台可投資的行業,包括汽車、手機、個人電腦等產業均列名其中。股市第二天的反應是大量的買盤擁入將這些行業個股推上漲停,投資人以反射性的買盤來解讀政策訊息多空,但仔細分析的結果卻會讓人失望。

首先,台灣的手機、個人電腦的組裝廠早就全部移到中國境內,國內存續的公司業務多為接單及控股。且這兩個產業因為入行技術門檻低,早已是微利產業,對中資根本沒有任何投資誘因。

其次,台灣的汽車業多年來始終無法擺脫組裝層次,國內市場日漸萎縮,用坐困愁城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甚至被中國的汽車業追趕過去。若換作你是中資,來台灣會選擇把資金投入汽車業嗎?

講白一點,經濟部此次開放讓中資投資的產業,是台灣不在乎,但中國也不需要的行業,這是兩岸唯一的共識。股市投資人不明就裡,看到中資就盲目跳下去,這絕非明智的投資之道。

台灣股市「瞎」的程度,在這兩天中國中鋼(sinosteel)董事長黃天文來訪達到最高潮。這家中國的國營企業業務是賣煉鋼、軋鋼設備,還有合金鐵等原物料販售,本身非鋼鐵製造廠,國內中鋼是它們的客戶。可是因為與台灣中鋼同名,這次被南部義聯集團邀請來台,其實他為自己業務促銷的成分較濃,但所到之處竟被當救世主般的簇擁,黃天文自己一定覺得受寵若驚、莫名其妙。

台灣並不缺錢,行政院主計處今年初的預測,我國今年的超額儲蓄金額將達一兆一千五百四十五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紀錄;超額儲蓄率也達9.24%的高水準,刷新近20年來的紀錄,台灣民間不是沒有錢,只是缺乏消費信心。

相對的,中資也不是笨蛋,一旦真的可以進來台股,它真的會去買已經被過度炒高的股票嗎?這是個鬥智的市場,向來是聰明人賺錢,笨蛋賠錢,中資題材是個空的話題,甚至比兩岸通航概念股、博弈概念股還要虛幻,投資人千萬不要盲目再追啦。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