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景氣低迷 業務員練兵時刻

2009/02/19 06:00

記者黃宣弼/專題報導

不管景氣好不好,房仲業的名言就是「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但如何爭氣?卻是房仲業者終其一生尋找的法則,且聽聽房仲老鳥怎麼說。

信義房屋總經理薛健平表示,根據統計,去年有營業員執照的房仲人員共四萬多人,但去年第四季每月的中古屋交易量卻不到2.5萬戶,如果扣掉屋主自售與代銷賣掉的約5,000戶,平均等於「每兩個業務員每月賣不到一間房子」,顯見這波景氣寒冬,對房仲業的衝擊也很大。

即使慘淡,薛健平強調,市況差的時候,正是練兵的好時刻,業務員本身也可以多經營自己的人脈,多去做客戶服務,雖然短期可能難有實際成交,但只要奠定客戶的信賴,將來景氣復甦時,就能搶得先機。

在三鶯地區有五間加盟店的廖麟鑫,他在28歲創業時,正好遇到921大地震,全台民眾都對台灣的房屋結構失去信心,房屋交易量大幅下滑,房仲業一片哀鴻遍野;但他的想法卻是回歸到最基本需求,不景氣所影響的只是房價,民眾購屋需求仍在,且景氣總有復甦的時候,因此,趁著市場看空的時候切入,反而能獲得選點、降低成本的優勢;在這樣的想法下,他在今年1月從三鶯進軍台北市展店,擴大版圖。

廖麟鑫從統計數字來看,中古屋過去這幾年,每年平均成交量在37到40萬戶之間,連SARS期間的成交量也有32萬戶,自住需求基本上是穩固的,也就是說,房仲仍有基本盤業務;他建議有心踏入這個市場的人,必須深刻體驗房仲是服務業,著重服務品質,展現對顧客及工作的熱情,不要陷於不景氣的迷思,只要能主動出擊,抓住自住基本盤,仍會有不錯的業績。

在台中從事房仲業接近20年的李小姐,曾經帶著一位老師看房子看了兩年,老師設定的購屋條件實在是很難,但李小姐一直耐著性子,只要有接近這位老師要求的房子就帶他看,一直到前陣子才成交;原因是房市下滑,屋主急需用錢才願出售,最後符合老師的要求,在市場低檔中成交。李小姐的房仲人生,似乎正是那句房仲業老話「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