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春讀財報 開市拚財抱

2009/01/27 06:00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今年景氣不佳,衍生而來的可能導致許多公司經營不善,證交所早有心理準備,除加強查核之外,也希望投資人多利用春節長假閱讀所投資企業的財報,汰弱留強,才能避免誤踩地雷。

看懂財報第一步 從四大表著手

證交所指出,企業財報分為三大部份,第一部份就是大家熟悉的四大表,分別為「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以及「股東權益變動表」,在多頭市場時,投資人大多只注意「損益表」,但空頭市場時,提醒投資人要特別留意「現金流量表」,企業有錢過冬才是不景氣的王道。

財報另一部分的重點還有「財報附註」,裡面會記載關係人交易、資金貸與他人等內容,過去有些案例就是關係人交易比率過高或大幅增加,對關係人應付及應收款項餘額不合理而出現問題,另外還會揭露會計政策的改變,例如折舊方式的調整,也屬於重要事項;此外,財報還會揭露行政命令的影響及強制報告,例如借款抵押便會揭露於此項目內,投資人也要特別留意。

多頭看損益表 空頭盯緊現金流量表

證交所表示,在深入分析各項會計科目之前,可先做全面性趨勢分析,先比較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兩期金額的變化,本期是增加或減少,挑出變動幅度較大者,了解該公司業務經營狀況與產業趨勢比較,其變動方向是否與經濟環境變化一致。

證交所進一步指出,在空頭市場時,應收帳款及存貨品質攸關財報數字甚鉅,投資人應注意應收帳款前後期餘額是否差異過大,若金額過大,則代表公司可能在期末藉由出貨以衝高銷貨收入,同時使應收帳款大幅增加,這種應收款的收現可能性便存有疑慮,若時間一久,可能產生逾期帳款,造成損失。

至於存貨部分,若金額大幅增加,而且平均售貨天數多於業界產品銷售正常周轉期間,則未來可能有存貨呆滯損失。此外,公司也有可能為增加營收及消化存貨,將陳舊存貨售予特定關係人,而產生難以收回的應收帳款,導致可能在以後年度造成損失。

另外證交所也提醒,上市櫃公司營收創新高不見得是好事,由於投資人常陷入公司營收又創新高的迷思,因此營收成為少數公司為了滿足投資人而意圖操縱的指標,所以當公司業績不斷創新高時,必須更加留意該產業的市場需求是否升高;營收增加所擴充的產能是否有過剩危機。

此外,銷貨或進貨是否過度集中於某些主要的客戶或供應商,投資人應評估公司失去該客戶訂單的風險及該供應商供貨的穩定性。

證交所表示,投資人若行有餘力,能多方收集資訊,例如財務、內稽或研發主管辭職、更換會計師(非屬會計師事務所內部調整)、董監事持股異動或獨立董監事席次不足等訊息,則可增加對公司的相關財務、業務狀況的敏感度,也可做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