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找出安全更新期限 政府責無旁貸

2008/10/08 06:00

記者李錦奇/特稿

「電子憑證是網路交易的安全鎖,並不是收費牟利的工具」,政府有責任找出電子憑證的安全更新年限,而非坐視民間甚至是半官方機構自訂更新認證機制。

電子憑證的應用越來越普及與多元化,除了股市網路下單交易、網路銀行,甚至連財政部近年力推的網路報稅,都不能或缺;可以說,民眾的私人機密資料,不斷透過電子憑證,在網路與真實世界間穿梭傳遞。

如此重要的事,政府當然有責任徵詢專家學者、金融證券保險業意見,兼顧安全、合理,找出電子憑證的「安全更新期限」,提供民眾、電子憑證發行商參考;否則,民眾不禁要問,更新期限為甚麼是一年而不是兩年?不然,銀行的提款卡是不是也要每年更新晶片,以策安全?

台網既然是半官方機構,也應以民眾使用便利性、安全性、推廣電子憑證等為主要思考角度,如果能夠兼顧安全,放寬更新期限,當然是美事一樁,何苦讓網路族覺得自己像「肉票」被綁架,用來跟券商、銀行業者談判收費。

況且,台網自稱市佔率達80%,累計憑證簽發量超過百萬張,是國內最大的民間憑證發行機構,未來一旦券商、銀行業者不再吸收認證費用,恐怕消費者絕無討價還價能力,只能照價買單,到時候台網假如又「不堪虧損」,一樣可用「安全」理由,改為「半年更新認證一次」,消費者又能如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