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次貸橫掃 日、中房市愁雲慘霧

2008/09/07 06:00

編譯羅倩宜/專題報導

受到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房市疲軟,亞洲大國日本和新興中國,房市自二○○八年迄今同樣積弱不振。香港和新加坡則相對抗跌。

日本一九九○年代經歷房市泡沫化,當時每年房價平均跌八.五%,持續了十年,大銀行對於放款給房地產業者變得十分謹慎,中小型的地區銀行於是接手,扮演提供融資的角色。二○○六年底,日本金融廳(FSA)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開始要求各家銀行對因為投資房地產而負債的企業緊縮融資,因而展開了惡性循環。二○○七年,東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都市圈住宅地價平均升幅仍有四.三%,今年來三大都市圈房價緩步下跌,七月份跌幅約在一.五%上下。

銀行收傘 日業者接連倒閉

日本房價下跌,主要原因除了全球景氣不佳引起的外資撤離,最主要還是銀行緊縮房地產銀根。在日本,今年倒閉的上市公司十二家,其中九家是房地產業者。根據彭博的估算,這九家業者的負債總計為五千五百億日圓(約五十.四億美元)。其中最知名的是房地產開發商Urban Corp.,在八月十三日,因負債二五五八億日圓(二十三.五億美元),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今年日本上市公司金額最大的破產案件。

近期日本建商和房地產公司破產連連,連帶衝擊放款的地區銀行。過去三個月,各家中小型地區銀行因壞帳紛紛下修獲利目標,過去三個月股價跌幅最多達五十一%。匯豐集團東京分析師史密斯表示,日本房市與金融市場身陷惡性循環,銀行抽掉建築業及房地產業者的銀根,導致房價下跌、業者破產,銀行因壞帳更不敢借錢,未來會有更多房地產業者泡沫化。

政策緊縮 中房市價跌量縮

成長動能強勁的中國,從二○○一年申奧成功後,房地產價格由北京帶頭領漲,二○○三年全國中大型城市的房價年年上揚。不過,從去年十月開始,中國的房市開始走疲。中國社科院發布的「房地產藍皮書」指出,今年三月,全國有十三個中大型城市新房價格下跌。雖然沒有具體數據顯示房價大幅滑落,但是交易量明顯萎縮。每年的九月、十月是中國房地產銷售旺季,不過最近北京房市相當冷清,七月份銷售面積較去年同期下降六十二%。中國社科院評估,奧運過後,中國房地產將開始進入長達數年的調整期,市場分析認為,二○○八年中國平均房價將下跌十%,二○○九年跌幅也有五%。

星港抗跌 甚至逆勢上漲

亞洲其他主要城市,例如香港和新加坡,房地產景氣受次貸危機影響相對較小。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到二○○三年,經歷了房地產衰退,隨後幾年復甦大漲,目前房價較二○○三年倍增。今年上半年香港股市跌幅超過二十%,不過中古屋價格卻上漲了七.九%。

新加坡去年房價漲幅逾三十%,是全球最熱的房市之一。今年第一季房價仍上揚三.七%,到了第二季僅增加○.四%,幾近持平。市場預料第三季可能下跌,但幅度不大。不過新加坡由於有兩座大型賭場度假村在明後年陸續開幕,再加上新興金融區也在開發中,該國房市長期仍然看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