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冰」奇步 月入至少30萬

2005/06/28 06:00

記者陳麗珠╱專題報導

「超台客的冰店也有春天」!在大舅子]盛情邀約下,開了10年起重機的蘇先生辭去工作,太太也放棄幼教事業,一家人從高雄北上,展開賣冰生涯,但還沒開業,大舅子就辭世、其餘2位股東也退出,人生地不熟,孤伶伶的夫婦兩人,憑著一股「拚拚看」的熱情,3年有成,克服地點不佳、資金問題等,老闆娘王小姐說:「東西做得好,客人自己會來找,地點不重要!」到現在,每個月至少有30萬元進帳。

位於饒河街夜市不遠的地方,有間打著古早味豆花招牌的冰店,距離人潮出入地點有一段不短路程,照理說是幾乎吸引不到逛夜市的客人,路過民眾可能心想,店開在這裡會成功嗎?

起初王小姐也這樣想,因為她大哥的店,在台北市寧夏夜市打出知名度,自行研發的紅茶遠近馳名,但考量身體狀況,一心一意要將煮紅茶的「know-how」傳承給家人,就是這樣一股熱情,她離開住了10幾年的高雄來到台北,心想有大哥撐腰,自己只負責煮料的廚房工作,不用擔心業務問題,於是湊合4個股東,每人出資30萬元,籌備開冰店。

但天不從人願,冰店還沒開張,大哥竟因病過世,其餘2個股東也因信心不足退出,剩下他們夫婦兩人,原本想打包回鄉,卻想「既然來了,就應該拚拚看」而留了下來,王小姐回憶創業初期,每天軋票,又不懂外場,也沒知名度,還距離夜市人潮遙遠,舉凡開店的不利因素幾乎都具備了。

為了打出名號,家人輪流到夜市發優惠券,連續在夜市站崗站了半年,整整虧了1年才打平,隨後陸續調整了原料品質、冰塊品質,絲毫不假他人之手,老闆自己一手包,只想讓客人吃得安心。就在堅持和努力後,現在每個月收入至少有30萬元以上,上門的顧客都成了老客戶、熟面孔。

過來人經驗╱品質是成功的要素

記者陳麗珠╱專題報導

賣冰就是冰塊「挫一挫」,紅豆、綠豆「和一和」,就可上桌迎客了嗎﹖其實沒那麼簡單,賣冰也是有「know-how」的!蘇老闆可是「頂真」地不得了,他看不慣外購的冰塊常常被「加料」,自立自強自己做冰塊;嫌「阿兜仔」種的紅豆外殼太硬,改用成本較高的本土紅豆﹔就連看起來不高雅的外送塑膠袋,都堅持要改成紙箱,只是希望顧客一打開,就有一種想吃的感覺﹔更是勤快地收集客戶的e-mail,不用打電話就可訂購,有新產品也可迅速通知愛用戶,他堅持,「品質是成功的要素」。

「廠商每次送來的大冰塊,總有木屑之類的東西,讓人很不安心,還有,豆類產品總是混雜著劣質品....」老闆娘說著剛開店時購料的狀況,這時,做事超仔細的大掌櫃-蘇老闆,馬上就決定不再外購,自行添購生飲機製冰,豆類品質不好,當場退回,紅豆也堅持使用本土的,「品質、新鮮、乾淨」是蘇老闆的3大堅持。

對於客戶的服務也是一絕,王小姐說,通常一到夏天,薑汁類的甜品賣得少,幾乎沒有冰店供應,但是許多隔壁鄰居的老伯伯吃慣了,管他春夏秋冬都只吃一樣,就是薑汁豆花,抱持「要留住客戶,就要展現服務誠意」,像現在這樣的大熱天,還是會熬煮一點薑汁,等阿公阿嬤上門捧場。

既然是走傳統路線,店裡的裝潢飾品也得花費心思,從阿嬤家A來的古早秤鉈,從海邊撿回來的浮木,復古味濃厚,全靠巧思,「賣冰不能只靠勞力,還要有創意」。

過來人經驗╱創業最好有自備款

記者陳麗珠╱專題報導

夏天到了,消暑產品商機令人垂涎,讓許多有意創業的民眾躍躍欲試,古早味冰店的老闆娘王小姐,以過來人經驗建議,創業時手上最好要有自備款,如果資金全部仰賴銀行貸款,創業壓力大,一旦失敗,經濟負擔就很沈重。

王小姐說,政府的青創貸款手續繁複,並不好貸,她是以保單質借方式取得部分資金,這些都是以前繳交保費累積下來的資產,也就是說,創業前最好先累積一筆財富再投入。

王小姐表示,家中大哥的冰店就是在開分店時,擴張太快,業績沒有立即顯現,壓力過大,出現躁鬱症傾向,加上身體本來就不佳,最後竟致辭世,因此,適當的壓力可能會激勵潛能,但壓力超過身體負荷,可能導致創業半途而廢。

王小姐也提醒,「創業時無論大小事,每一樣都要用心,用心就是專業。」經過3年的磨練,她對於傳統冰品市場的開拓及經營,已有了相當的心得,從虧損累累到帳面出現獲利,都是用心經營的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