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藍鈞達/專題報導
因應升息趨勢,民眾房貸負擔愈來愈沈重,銀行也祭出各種優惠方案,希望減輕民眾壓力,也讓房貸業務不至於受到升息衝擊,部分外銀就推出「抵利型房貸」,不過,行庫主管建議,除非是常有資金調度需求,否則還是「多還本金最實在」。
所謂抵利型房貸,即銀行計息時,房貸戶可用在該銀行的存款折抵本金,以降低計息基礎,達到減免利息的效果。舉例來說,郭先生有500萬元房貸,但他在該銀行有100萬元存款,計息時就會以400萬元來計算。
行庫主管表示,如果房貸利率為3.5%,100萬元一年要繳3萬5,000元利息,但銀行活儲利率僅約0.5%,存100萬元的一年利息僅5,000元,使用抵利型房貸,等於拿5,000元利息「換」得少繳3萬5,000元。
行庫主管指出,申辦抵利型房貸應記住把所有存款集中,而且留在帳戶內的錢「能多留一天是一天」,因為採每日計息,所以,任何支出假如可以使用信用卡就盡量使用,才能讓活存抵利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但行庫主管坦言,房貸戶除非是工作不時會有資金需求,需要有資金調度空間,否則最好還是「有錢就多還本金」,不需放在存款,如此一方面比較能控制自己的現金流量,並確實減少負債。另外,抵利型房貸通常是「一率到底」,而且利率會比一般房貸略高,也就是說,如果有餘錢,又沒有資金周轉需求,還是多還本金最實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