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科專預算被砍 工研院拚業務彌補

2005/02/03 06:00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工研院科專計畫預算遭立法院大幅刪減20億元,波及工研院展開有史以來最緊急的開源節流對策,節流包括院長李鍾熙等一級主管決定今年不調薪、降低員工調薪幅度、全院停止發放不休假獎金、提高優退員額等;開源則是積極延伸產業服務觸角,將由副院長曲新生領軍爭取與國營事業研發合作機會,並協助中小企業或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引介國外專利移轉國內廠商,企圖「發奮圖強爭取商機」迎雞年。

政府科專計畫向來是工研院穩定收入主要來源之一,今年預計94.4億元,結果元月底遭立院砍到73.6億元,面臨突如其來的收入將陡降,工研院立即展開計畫檢討與調整的因應之道,全院45個大研究計畫之下共計有145項分項計畫、279項子計畫,結果不得不刪減掉6項分項計畫、35項子計畫。

平面顯示器化學藥品及相關材料、製程設備、核心實驗室、雙網行動裝置上設計開發、機械加工、光通訊、倉儲運銷智慧管理系統、車輛智慧型自動辨識系統裝置、中草藥活性基礎成分分離技術等計畫等將因科專預算刪減而停止繼續研發,參與相關人員總計約有4百人將被迫轉調其他計畫的研發單位或轉業務推廣,李鍾熙估計,約有2、3百名同仁會轉調業務推廣。

工研院員工約有6千2百人,為了「瘦身」降低人事成本,去年12月初原擬推動員工優退方案,以行政職或計畫退出的部門人員、不適任者等為實施對象,預計優退150人,從農曆年後受理申請,但優退尚未推動上路,科專預算遭大砍,工研院將更擴大實施優退,因研發計畫調整受波及的人員也將斟酌適用優退方案。

不過,外界預期,農曆年後,工研院將有一波離職潮,近期業界已陸續接到工研人的求職履歷。

計畫刪減與人力瘦身降低支出之外,工研院更是積極實施一連串節流措施,院長李鍾熙徵求副院長、所長、主任等20多位一級主管的同意,今年一級主管全部不調薪;員工調薪原預計比公務員調薪稍高,科專計畫刪減變數也使調幅臨時降為約2%,部分表現太差的員工,不僅沒有調薪的機會,甚至還會減薪。

不休假獎金向來是工研院令人稱羨的福利,工作超過4年的員工,每年有28天的年休假,如沒時間休假,每位員工可將假期折換現金,最多折現14天,但從今年起,工研院已決定停發不休假獎金,同時嚴加控制加班與出差,以降低加班費、差旅費用的支出。

李鍾熙指出,今年工研院將更「發奮圖強」的擴展業務,他已指示成立「國營企業合作研發推動小組」,由副院長曲新生率10多名各所主管組成,將協助國營企業轉型,他表示,包括國營事業、傳統產業或中小企業,如能策略運用工研院的研發資源,將可降低成本與提高營運轉型的效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