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顯示器銷售 Q2恐衰退

2008/06/17 06:00

顯示器市場上半年銷售狀況不如預期,廠商寄望下半年旺季,能有效提高銷售量,達成年度目標;圖為業者發表的新款鏡面烤漆19與22吋寬螢幕顯示器。(記者陳梅英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總統大選後,原本廠商對第二季顯示器銷售成長寄予厚望,認為買氣可以「馬上好轉」,不過,因為油電雙漲的不利因素衝擊,排擠消費者支出,原本的淡季效應更加顯著,顯示器廠商ViewSonic預估,第二季整體台灣顯示器銷售大約30萬台,不僅較首季下滑,也比去年同期的34萬台衰退。

業者對於下半年旺季仍寄予厚望,ViewSonic台灣區業務總監蔡進明預估,第三季銷售比第二季成長兩成,今年在台銷售目標仍維持40萬台、市佔率三成不變;惟今年台灣顯示器市場成長不易,預估全年銷售量約112至113萬台,僅與去年同期持平。

由於顯示器面板成本佔六、七成,今年以來顯示器價格跌幅有限,4月就開始漲價,到6月才稍稍止住,墊高顯示器廠商成本。因此,蔡進明說,上半年顯示器價格大致上呈現穩定,但現在看第三季、第四季面板價格變化很大,無法評論面板價格走勢;目前對第三季顯示器究竟會降價,或甚至反映第二季購入的高成本面板價格而漲價,還在討論中。

但因二線品牌的液晶電視,已於第二季開始出現大幅度殺價,蔡進明說,以過去經驗來看,液晶電視價格通常與PC有某種程度連動,因此,價格戰是否延燒到顯示器市場,目前正密切注意中。

市調機構IDC統計,台灣顯示器市場(包含家用與商用市場)已連續兩年衰退,但看好今年商用市場買氣回溫,預估今年有機會出現微幅的成長;依IDC統計,去年第四季台灣顯示器市場銷售量約45萬台,今年第一季降到40萬台以下,第二季預估與首季持平或小幅衰退,第三季則有機會比第二季成長15%。

IDC分析師金惠珍指出,台灣顯示器第一季與第二季平均單價降幅各約5%,第三季因為要衝刺返校潮與電腦展買氣,降價幅度應該會高於第一、二季;目前台灣顯示器排名前三名依序為ViewSonic、CHIMEI、ACER。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