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克服良率不佳 客製化拓商機

2008/05/25 06:00

記者楊雅民/專題報導

做飾品不能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有了idea(點子)之後,還要找設計師、工廠把idea具象化,創業第一年,Cora光是找設計師、找工廠開模等開發費用,就燒掉250萬元,「燒掉創業資金的一半」。

Cora表示,她喜歡逛百貨公司、看書,激發設計的靈感,可是不會自己畫設計圖,常常一個手鍊或項鍊,從找專業設計師畫圖,再找工廠開模、生產,做出滿意的樣品出來,至少要花上半年的時間。

因為台灣鈦手鍊的工廠,通常只能找台灣傳統生產手錶錶鍊的工廠代為生產,願意花心思生產新款式產品的師傅很難找,溝通也很困難。

開發十樣手鍊可能只有二至三樣成功,第一年花很多工夫研發,僅開發出15項鈦手鍊,為了一圓創業夢想,她還是決定硬撐下去。

她舉例,有次只是看到一本北歐的書,談到在北歐古老傳說中,只要在海平面看到鯨魚的蹤影,就代表幸運之神降臨,激發她想設計一個鯨魚尾巴的項鍊。

把想法告訴設計師之後,設計師很快把她的想法傳神的描繪出來,可是把設計圖拿到工廠生產,看到生產出來的樣子快昏倒了,「很像蝙蝠趴在牆壁上」,大約修修改改至少半年,才做到滿意的樣子。

雖然鈦的材料成本不會比銀的成本高,可是鈦的材質很難切割,要加工成飾品時,損耗率相當高,常常一次生產200條,在Cora高標準的品管之下,最後可能只剩下120條可以用。

Cora說,每一批鍊子生產出來,她都會一條一條的拿起來看,檢視手鍊上有沒有刮痕、每節鍊子的弧度有沒有一致、圓孔大小一不一樣,最高紀錄是有一條鍊子生產200條,被她高標檢視之後,最後只留下18條,連工廠的人都覺得她是瘋子。

Cora的苦心沒有白費,今年就有顧客自己準備藍寶石材料,請Cora幫他設計、生產「客製化」的鍊子,客製化服務也正是Cora下一階段打算開發的商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