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留倉餘額暴增 證交所緊盯

2008/04/01 06:00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證交所2月份所統計的上市公司衍生性金融商品未沖銷餘額的資料,和1月相比,金額暴增,關鍵在於2月份是合計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所持有的部位,甚至發現四家公司透過旗下的「投資公司」,進行以「交易」為目的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

所謂以「交易」為目的,不外乎是以獲利為考量,但證交所也強調,少數公司可能在認知上以為「交易」就是「避險」,證交所將會審慎看待這些公司是否真的有需要做大規模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

根據證交所統計,共有23家上市公司旗下有子公司以「交易」為目的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部位,其中包括中鋼(2002)、千興(2025)、錸德(2349)、云辰(2390)等四家公司甚至有「投資公司」的子公司留有以交易為目的的部位,雖然金額不高,但仍為證交所注意。

在這23家公司中,不乏知名度相當高的公司,包括華碩(2357)、統一超(2912)、燦坤(2430)、日月光(2311)、中環(2323)等,其中統一超是以旗下「統一藥品」公司進行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而燦坤則以「漳州燦坤」進行交易,目前未沖銷餘額達44億元,毅嘉(2402)的毅嘉控股(維京群島)也有13億餘元的未沖銷部位,金額都不小。

此外,2月份以合併資料統計來看,發現衍生性金融商品未沖銷餘額佔合併報表淨值超過100%的,從元月的3家公司,到2月提高為9家,如果依照證交所財報實審標準的20%來看,也從元月的39家,暴增近一倍至76家。

證交所指出,台灣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規模確實越來越大,因此國外融資能力也大幅增加,未來證交所會特別留意子公司在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內容。

證交所強調,針對上市公司在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上的監理,最重要的是希望公司的交易不要過度暴露風險,如果公司訂定相關的操作辦法,證交所要查的是公司是否遵照辦法實施,並留有書面資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