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稀土脅迫 德企機敏數據被迫交中

2025/10/26 05:30

彭博報導,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規範,迫使德國企業向北京提交敏感的供應鏈資料,此舉可能使中國更加掌握德國的經濟鎖喉點以及北約國家的國防工業狀況,中國可藉此打壓或關閉歐洲相關製造業者或生產線。(路透檔案照)彭博報導,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規範,迫使德國企業向北京提交敏感的供應鏈資料,此舉可能使中國更加掌握德國的經濟鎖喉點以及北約國家的國防工業狀況,中國可藉此打壓或關閉歐洲相關製造業者或生產線。(路透檔案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彭博報導,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規範,迫使德國企業向北京提交敏感的供應鏈資料,此舉可能使中國更加掌握德國的經濟鎖喉點以及北約國家的國防工業狀況,中國可藉此打壓或關閉歐洲相關製造業者或生產線。

北約國防工業恐遭中鎖喉

報導說,根據中國本月初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規,外國企業必須提交詳細的機密資料,才能取得六個月的稀土進口許可。中國要求提供顯示礦物配置的產品照片、生產圖解以及客戶詳細資料。在某些情況下,還得提供過去三年的年度生產數據,以及未來三年的預估數據。

德企對此別無選擇,因為九十五%的稀土需求來自中國。而為了加快中國的審批,德國駐中國大使館還提供優先名單,此「白名單」有助德企取得許可。

報導說,這些資訊有助於北京掌握德國產業的弱點,例如顯示哪些企業僅依賴一家中國供應商,哪些公司的供應庫存量低。然而令人憂心的不僅是北京將干擾德國的經濟,也在於中斷整個歐洲供應鏈,這對歐洲大規模的軍備計畫而言,前景令人憂心。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IS)首席分析師艾契薩蒂說,蒐集到的資訊可鞏固中企的主導地位,並使其在歐洲的發展與投資取得更佳條件,且北京可能也對北約國家的國防工業基地,及其如何相互關聯的狀況有所了解。

知情者還透露,德企無論規模大小,都放棄對相關原物料的緊急儲備,因為中國暗示,任何採購訂單超過生產需求量的企業,將被懷疑走私這些貨物用於軍事目的或輸往美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