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麒令表示,廣達在美國已有超過20年的深耕基礎,每個廠區都有多棟廠房,規模龐大、競爭力強。(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廣達(2382)電腦資深副總暨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昨日指出,AI需求持續爆發,展望2026年,廣達不僅是系統製造商,也目標成為「智慧生產體系的協作者」。隨著AI伺服器新品量產推進,集團產能正快速集中於美國與泰國,台灣則不再考慮擴廠,「因為要找土地實在太麻煩,又要顧及電力等條件。」
找地太麻煩 台灣不擴廠
楊麒令昨日出席PCB產業協會論壇,談到全球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與主權AI組織,正以人工智慧工廠的概念重構資料中心,驅動產業結構性轉變。廣達也因此在運算、網路、高頻傳輸、能源與冷卻整合等面向深度投入,策略性攜手供應鏈,是AI時代產業共榮的關鍵,企業才能在AI旅程上持續前行。
楊麒令說,廣達在美國已有超過20年的基礎,每個廠區都有多棟廠房,規模龐大、競爭力強。今年已對美國多次加碼投資,「因為產能一直不夠」,目前主要的AI伺服器產線,包括終端組裝(L10、L11)皆集中在美國,部分初階製程(L6)也已開始導入當地生產,用以加速研發進度。
楊麒令指出,泰國產線同樣持續擴充,預計明年中前可突破百條生產線,「泰國有很大的地,我們還有空間可以考慮」,反觀台灣,由於土地與供電取得不易,「我們已經不想再擴了」,因此生產重心後續可能將逐漸轉移至海外。
在AI伺服器產品線方面,楊麒令透露,GB200系列仍持續出貨,但GB300自9月起量能逐月上升,預計11、12月進入主要放量期。「GB300的生產比200順利很多,因為有前一代的經驗」。今年以來廣達伺服器事業營收已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0%。「以我們的量體來說,這樣的增幅非常驚人。產能一開就被佔滿,很快又再度滿載」,預期今年將是公司「非常好的一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