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赴美投資 國發會不擔心產業外移

2025/10/21 05:30

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則表示,半導體赴美投資,是將供應鏈複製過去,不擔心產業外移。(記者吳欣恬翻攝)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則表示,半導體赴美投資,是將供應鏈複製過去,不擔心產業外移。(記者吳欣恬翻攝)

葉俊顯︰只是複製產業鏈過去

〔編譯盧永山、記者吳欣恬、陳梅英/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接受福斯新聞節目訪問時重申,他對不在美國設廠生產的藥品與晶片課徵高關稅,促使企業將生產線從全世界、台灣遷回美國,預估將為美國經濟注入二十兆美元。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則表示,半導體赴美投資,是將供應鏈複製過去,不擔心產業外移。

川普表示,許多企業(包括在台灣設廠的)開始迅速將生產線遷回美國,關稅政策帶來前所未見的製造業回流,供應鏈重組將為美國經濟注入強大動能。儘管關稅政策在司法體系中面臨挑戰,川普仍堅持此舉對美國經濟有長遠助益,供應鏈重組正加速進行,這是「美國優先」政策的具體成果。

立委則關切半導體赴美投資是否發生人才、產業外移?葉俊顯指出,美國一九八〇年代全球化,是將製造業切一塊到東南亞,但台灣現在是要將半導體供應鏈複製過去,而非切過去,性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他提到,哈佛商業評論二〇〇九年的一篇文章指出,整個供應鏈重組過程中,保留一些製造,尤其是先進、且關鍵的製造在本土的話,對本土製造業的創新有很大的幫助。

葉俊顯認為,台積電扮演角色是在幫美國建構自己本土的人才,或是替全世界在台灣培育各國所需要的半導體人才。

另,中央銀行昨於臉書上發文說明二〇二五年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究成果與影響,並分享他們近期談話。針對貿易戰,阿吉翁(Philippe Aghion)表示,去全球化與關稅壁壘都是經濟成長的阻礙,市場越大才有機會交流想法、轉移技術並維持良性競爭;郝伊特(Peter Howitt)也認為,貿易戰會縮小市場規模並抑制創新,試圖讓製造業回流美國也許有政治效果,但不是好的經濟政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