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海端鄉霧鹿、利稻村因道路中斷成孤島,中華電信工程團隊扛著低軌衛星OneWeb設備。(中華電信提供)
記者王憶紅/專訪
丹娜絲風災過境,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左一)親赴嘉義勘查搶修狀況。(中華電信提供)
七月丹娜絲颱風、九月樺加沙強颱分別重創嘉南、花東,中華電信在災害的第一時間就前進災區,搶通通訊。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受訪表示,災難時,通訊就是「生命線」,不僅是民眾生活所需,更是災難應變的基礎,對中華電信工程團隊而言,投入搶修不只是工作,更是守護家園與民眾的責任。
歷經多次不同的天災,簡志誠也籲請主管機關加設高抗基地台、電信電線桿地下化、三大電信業者偏鄉建設設立KPI(關鍵績效指標),以及偏鄉增加低軌衛星終端設備站點,以強化通訊防災韌性。
簡志誠指出,中華電信一直有地震、颱風等天災救災SOP(標準作業程序),在颱風警報發布後,就開始調度行動通訊車前往風災可能最嚴重的地區,而後測試通信涵蓋,進而調整基地台角度,並視狀況使用光纖、低軌衛星、微波等以維持通訊暢通。
簡志誠說,每一次天災,中華電信工程團隊一定在第一時間馳援。丹娜絲風災時,有員工冒著風雨踩高梯修纜線、整身泡進魚塭泥水裡,只為讓斷裂的纜線重新連結,有員工徒手涉水,肩並肩合力拉線、固定電桿;樺加沙強颱時,有員工在風雨未歇時即挑燈搶修、扛著三十幾公斤設備跋涉進入災區,因為在他們眼中,「每一條線路都可能是一通報平安的電話、一則救援訊息」。
根據統計,丹娜絲風災期間,中華電信平均每日動員逾一萬九千人力、一萬四千車次車輛、緊急新設電桿逾二千根,並出動吊桿車二十六部、高空作業車十三部以及行動基地台車、衛星設備、可攜式發電機、移動式發電機、網路設備等各式設備器材,協助救災。
樺加沙強颱侵襲時,中華電信九月二十三日便率先全面搶通花蓮地區行動通訊,二十六日工程人員肩扛兩套低軌衛星OneWeb設備,搭乘空勤總隊直升機挺進台東交通中斷的災區,並在機房設置與發射訊號,成功率先恢復「孤島」通訊,更進一步透過災難漫遊機制,讓遠傳與台哥大用戶也可漫遊至中華電信網路,向親友報平安。
簡志誠說,中華電信員工不是新聞上的英雄,卻是災難中最真實、最勇敢的守護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